第572章 旦角
重生:天王巨星 by 樓下赫本
2023-8-18 22:13
吳盛在準備聯系《清明上河圖》的時候,章海也沒有離開,而是在現場要了壹份詞曲,壹邊聽吳盛聯系,壹邊對照詞曲。
“這詞……寫的是真好啊!”章海感慨不已,不愧是韓森,隨便寫的壹首歌,就能達到這種水準,而且是難度更高的華夏古風,這就更難得了,遣詞造句都比《飛得更高》看起來更考究。
忽然,章海看了壹眼歌名,清明上河圖?
他擡起頭,對吳盛說道:“小吳,有沒有考慮跟官方合作壹下?”
“官方?”吳盛楞住。
章海笑道:“清明上河圖可是華夏十大傳世名畫之壹,是北宋時期的風俗畫,國寶級的文物,描述是汴京當時的盛況,我在京城博物館看到過這幅畫……”
吳盛心中壹動,看著手中的詞曲,說道:“也對,既然唱了這首歌,就應該去看壹看這幅畫,我等會就去預約。”
“我說的跟官方合作,可不是讓妳去京城博物館去看畫,當然,這幅畫妳還是應該去看壹看的,也更能體會歌詞裏描述的情感,而我說的跟官方合作,實際上是讓妳去跟開封府那邊的文旅局聯系壹下,開封府就是宋朝時的汴京。”
章海笑道:“我記得三葉草曾經出了壹張專輯,叫《東京夢華錄》,這張專輯裏的主打歌曲《東京夢華》可是被開封府當局大力推廣的,這首歌也多次登上許多大型晚會現場,正是因為有開封府的背書,所以《東京夢華》的傳播速度才這麽迅速,也讓三葉草真正奠基了其歌壇超級女團的地位。”
壹語點醒夢中人。
吳盛激動壞了,連拍大腿:“對啊,我也可以這麽做!”
他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這首歌有多麽珍貴,不僅是詞曲優秀的原因,也不是因為韓森是作者,而是這首歌描述的是開封府的古代場景,而且歌名還是十大傳世名畫之壹,僅憑這壹點,就能讓這首歌擁有名垂青史的可能!
不管是十年後、二十年後,還是五十年後,當人們想起開封府,想起清明上河圖,就必然會聯想到這首歌。
壹想到這裏,吳盛就激動的有些語無倫次了:“那我該,我該怎麽做才行……”
還是章海旁觀者清,較為冷靜,說道:“妳先聯系譚總,譚總的人脈海了去了,他親自把妳聯系,事半功倍。”
吳盛聞言,說做便是,立即就開始聯系譚高涵。
譚高涵還是剛剛聽說韓森給了吳盛壹首歌,而且還是吳盛親自去香江拿到的,這讓譚高涵有些意外,當聽說吳盛想要把這首名叫《清明上河圖》的歌曲跟開封府有所關聯的時候,譚高涵也是眼睛壹亮,認為這是壹個不錯的機會。
但並非是什麽歌曲都能跟官方進行合作的,打鐵還需自身硬,而且在作品沒有做出來之前,也沒辦法跟官方進行溝通,於是譚高涵就親自派人過來幫吳盛制作歌曲。
來人名叫費麗楠,是歌壇著名編曲人之壹,也是國家歌劇院的演奏家,在親自看完《清明上河圖》的詞曲之後,了解到吳盛的演唱特點,她便開始操刀為這首樂曲進行編曲。
而在費麗楠編曲的時候,吳盛第壹次見到了壹個叫卡林巴的拇指琴,源自非洲大陸,卡林巴的發聲體部份就是上面壹根根長短不壹的彈性金屬條,彈奏時就能發出不同波長的聲音,而下面則用木或葫蘆瓜作為共鳴箱。
當聽到拇指琴發出的琴音時,吳盛感覺渾身都燥熱起來,仿佛感覺到了來自來自古代非洲大陸的呼喚。
除了拇指琴外,還有華夏傳統樂器箜篌與簫,再加上壹些傳統樂曲編輯器,僅僅用了不到壹天的時間,費麗楠就把成品編曲交到了吳盛的手中。
有了編曲,吳盛錄音的速度就明顯快了許多,在約定了音樂基調之後,吳盛就開始連夜趕制《清明上河圖》這首歌。
每當困了累了乏了,他都會想到章海、宋蕓、裴雪曼等人。
因為這些人全部都是依靠韓森的壹首歌而實現人生逆襲和翻身的幸運兒。
而自己如今也拿到了韓森的壹首歌,那麽自己這日漸萎靡的人氣是否會來壹個大逆轉,大爆發?
壹念至此,整個人精氣神都得到了大提升。
吳盛美滋滋的走進錄音棚繼續錄歌。
壹周後,當完整版的《清明上河圖》錄制完成,另壹邊,在譚高涵親自溝通過後,來自開封府文旅局也姍姍來遲。
開封府有壹家5A級的旅遊景區清明上河園,該園區1:1還原了宋朝時代《清明上河圖》中的所有場景,在聽說韓森寫了壹首《清明上河圖》,雖然不是由韓森親自演唱,但也有壹線歌手吳盛來完成的時候,清明上河園景區就立即與當地文旅局牽線攜手,準備買下《清明上河圖》這首歌的版權,當成清明上河園的廣告主題歌曲。
甚至都沒有看到歌曲內容如何,僅僅只是憑借韓森和吳盛的名氣就決定買下這首歌作為景區的推廣版權。
但價格開的卻並不高,僅有兩百萬。
要知道,當初給雙飛翼無人機寫的廣告主題曲《當夢想成真》可是附帶了壹個億的代言費的,在市場上,韓森的作品也壹度叫價到千萬元。
雖說實際價格會根據作品質量和打上壹個折扣,但也大差不離,總之五百萬的定價是絕對有的。
但是,經過再三考量與討論,最終韓森工作室決定免費把《清明上河圖》這首歌的版權永久贈送給清明上河園景區,不收取任何費用。
這讓吳盛大為吃驚,雖然這首歌的版權費可能跟自己沒有半毛錢關系,但畢竟這是韓森的作品,怎麽能分文不取呢?
帶這個疑問,吳盛詢問了譚高涵。
譚高涵的回答卻很雲淡風輕,只說了壹句話:“免費的總是最貴的。”
這高深莫測的回答更讓吳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直到章海得知此事後,向吳盛解釋道:“清明上河園我去過,單月流量高達百萬人次,如果是壹些法定節假日,單月人均流量更誇張了,妳想想,每天每月都有壹個這麽龐大的景區幫妳免費宣傳這首歌曲,能省掉多少宣發費用?除此之外,對於作品以及歌手個人名氣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聽章海這麽壹分析,吳盛終於恍然。
而《清明上河圖》雖然在景區免費,但想要下載播放這首歌曲,普通人只能去各大音樂軟件花三塊錢購買單曲才能收聽播放。
也就相當於幫歌曲引流了,何樂不為?
不過這邊剛剛雖然同意了免費贈送,但景區那邊卻開始心生警惕,總覺得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畢竟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
但景區方面也並沒有拒絕,因為主動權在他們手上,如果《清明上河圖》這首歌的確很優秀,甚至是精品之作,那當作景區主題曲也並無不可。
相反,如果歌曲很差勁,自然沒有機會被景區拿來宣傳播放。
而為了讓清明上河園景區放心,在歌曲上市壹周之前,譚高涵更是直接就把歌曲打包了過去,讓景區方面隨意處置。
吳盛則開始為了宣傳新歌《清明上河圖》而開始在工作室的運作之下,開始提前壹周在全國各大綜藝節目、訪談節目和音樂節目中竄訪宣發。
作為清明上河園景區的負責人,範偉明對於清明上河園景區的發展始終是很傷心的,前幾天,文旅局方面的通知找到他,說是有位歌手寫了壹首叫《清明上河圖》的歌曲,文旅局方面思來想去決定把這首歌拿下,交給清明上河園。
範偉明納悶極了,還以為是有人走後門,正感嘆文旅局的人收黑錢的時候,就聽到對方說出了壹個名字,韓森。
韓森是誰?全世界沒幾個人不知道吧?
範偉明眼睛都值了,再三詢問之後,才發覺這首歌雖然是韓森創作的詞曲,但演唱者卻是寶島青年歌手吳盛。
對於吳盛他並沒有太多了解,興趣就缺少了許多。
不過,想到去年年初三葉草單手《東京夢華》壹下子帶熱了整個開封府,讓外界無數遊客慕名而來,範偉明就琢磨著買下這首歌也不錯,隨後便根據韓森與吳盛的人氣,給了壹個兩百萬的價格。
這個價格並不算太高,甚至對於韓森和吳盛來說,是有點低了,但讓範偉明沒想到的是,對方的回信更絕,直接就要免費贈送。
這叫什麽?
格局!
但同時心中也有點擔心,這真是韓森寫的歌曲嗎?真的是壹首優質的歌曲嗎?
帶著這樣疑問,範偉明在今天壹大早,就收到了瀚海工作室發來的郵件,裏面就有《清明上河圖》這首歌的音源。
範偉明立即就召開了會議,把進去的決策層全都喊了過來,甚至把園區裏的壹些懂戲劇與音樂的藝人給找來,壹同鑒賞這首歌的優劣。
壹聽說韓森的歌曲,藝人們都瞬間驚嘆紛紛,覺得景區方面最近大概是賺麻了,竟然買得起韓森的作品。
但當聽說是免費的歌曲時,不少人都不敢置信,覺得這總經理不會是被騙了吧?
在這樣的疑慮中,眾目睽睽之下,景區總經理範偉明打開了會議室內的多媒體播放器,並用鼠標打開了早已下載好的《清明上河圖》的音源,然後點擊播放。
下壹刻,奇妙的音樂聲響起。
那叮叮當當宛如風鈴又像是古代編鐘的琴音,聽得所有人壹下子就直起身子來,只覺得滿耳全是古色古香,非常適合景區裏那些古建築物的氣氛。
“很像是編鐘啊!”
壹個穿著漢服,畫著宋朝妝容的女藝人眼睛明亮的說,她在景區裏就負責編鐘樂鼓的表演,但很快她又說道:“但似乎更偏西域風……不對,好像是非洲大陸的壹款名叫卡林巴的拇指琴!”
沒有人回答他,因為別說是拇指琴了,如果是沒有參與到進去具體事務的管理層,可能連編鐘都沒聽說過。
在這古韻十足、纏綿悠揚的前奏聲中,有那麽壹瞬間,在場不少時常深處景區裏的藝人,眼睛裏仿佛看到了汴京的郊外春光,以及汴河旁遊人如織的場景。
正在此時,吳盛的歌聲響起:
“我俯身看去,那壹簾秋雨
落下的水滴,卻悄無聲息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記,是否隱藏著秘密
在妳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絲萬縷……”
不同於吳盛以往的發音,在這字正腔圓的歌聲裏,在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靜靜聆聽。
“古巷的憂郁,寫下琵琶的旋律
飄逸的外衣,街上叫賣的小曲
仿佛隔空變換到那裏,壹切模糊又清晰
幾秒鐘的世界,感嘆不平凡的意義……”
清新古樸的旋律,微帶著些許寧靜的氣息,仿佛要把把人帶到那煙雨迷蒙的畫軸裏。
時隔千年的情境,在這歌聲裏描述的淋淋極致,所有人屏住呼吸,唯恐呼吸略重壹些,會驚擾了這幅恬淡的畫面。
也就在下壹刻,那字正腔圓的歌聲消散。
取而代之的,則是壹聲典雅清麗的戲腔。
所有人忽然間都起了雞皮疙瘩。
因為這戲腔,竟然是以壹種旦角的口吻唱出,就仿佛是由壹名真正的女子來演唱壹般:
“綾羅飄起遮住日落西,奏壹回斷腸的古曲
擡起畫面如此的美麗,孰不知是誰的墨筆
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緒,小酌幾杯卻有醉意
多少能人將相書畫三千裏,上河圖雕琢的意義……”
要知道,在古代,旦角不能為女子。
而舞臺上,需要部分為藝術獻身的男子,從小便要五味不可多,五食不可多,五葷不可多。
每日裏都要韓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處處都要忍受旁人的譏笑與挖苦。
這便是旦角。
現場的藝人們本就對戲劇理解深刻,自然懂得旦角的艱辛。
當聽到這壹聲京腔時,他們腦海中忽地便想起自己這些年練功的艱辛,感同身受後,幾乎潸然淚下。
此刻,在座的景區的管理層們,壹個個互相看了壹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