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兇殘!
首富楊飛 by 拾寒階
2021-1-11 23:10
楊飛坐在辦公室裏,看著面前的電腦屏幕。
上面有楊飛關註的幾支股票。
從今天壹開盤,股價就上下起伏,然後直接跌停,壹片綠油油的,再也沒有起色。
陳沫站在他身邊,問道:“楊飛,我們沒有買這些股票啊。”
楊飛手撐著下巴,沈聲說道:“這些都是高益正在狙擊的股票。”
陳沫道:“高益?不知道又是哪個倒黴蛋被他盯上了,這下可慘了。”
楊飛看了她壹眼,沒有說話。
高家等到今天才發力,前兩天肯定是在做相關的準備,也許是籌集資金,也許是想盡辦法做空這幾家公司。
惡意收購,肯定會引起上市公司的反擊,通過增發股票、毒丸計劃等措施進行狙擊。
可是,如果不是惡意收購呢?
因為高益的目的,不是為了收購這些公司,只是為了打垮而已!
那他能夠使用的手段,就更多、也更復雜!
對於收購的對象,制定計劃時,總需要小心翼翼,畢竟,對象損失過重,就失去了收購的意義了。
而毀滅戰則完全不同,只管狂轟濫炸即可,根本不必擔心會不會把對象打成稀巴爛。
最常見的手法,就是通過造謠、或者惡意大筆買賣股票等手段,在股民中造成恐慌,引發股民拋售股票。
壹旦造成拋售效應,跟風景從者雲集,那這支股票就會江河日下。
當初操盤遠洋實業時,用的就是這樣的手法。
股民大多數是盲從的,他們並不懂金融市場的規律,也不懂分析股票的走勢,更不會去關註這支股票所屬公司的財報,他們的眼裏,只有屏幕上的紅與綠。
看到股票飄紅,知道是漲了,那就跟風買進。
如果股票變綠,不用說,肯定是跌了,趕緊拋出。
假若只是壹時的漲跌,股民還能穩住。
可是,如果壹跌再跌,跌破心理防線後,股民們就會狂拋。
這跟銀行擠兌是壹樣的道理。
拋售的人越多,買的人就會變少,除非是有人惡意操盤,等股票下跌就買進。
否則的話,只有拋售,沒有吃進,那這支股票就會被打進冷宮,最終成為垃圾股。
有些上市公司,市值壹夜蒸發壹半,也並不罕見。
陳沫也關註著這些股價的漲跌。
“呀,都沒有人買進呢!”她說道,“這幾支股票,會不會像遠洋實業壹樣,慘不忍睹,被停盤,甚至是被退市啊?”
楊飛道:“如果沒有人救市的話,這些股票會比遠洋實業更慘。遠洋實業最終還被拉升起來了,而這些股票,不會有人收購,只會被放棄。”
陳沫道:“那他們公司為什麽不救?”
楊飛道:“妳以為沒在救的嗎?之前股票價格壹直起起伏伏,這就是在救市。可是,股價越來越低,投進去的資金,會被無限稀釋。股價100元每股時,10億投進去,買進壹千萬股。當股價跌到50元時,這投進去的10億,直接縮水壹半,再跌,再縮水。”
“那這是壹個無底洞!比拼的就是哪壹方的資金和實力強勁了?”
“不錯,拼的就是實力。”
兩人談論著,眼睛壹直沒有離開過屏幕。
股價走勢圖,忽然再次起伏!
“出現大筆的買進!”陳沫道,“這是股東們在救市嗎?”
楊飛嗯了壹聲:“有可能。也有可能是其它資金,覺得有利可圖,想操盤壹波。”
股價緩慢擡升了兩塊錢,然後又跌了。
就像壹塊石頭,扔進湖裏,濺起壹點水花,然後就沒有聲響了。
楊飛看了壹下交易數據,剛才有人投進來三千萬,也就冒了點泡而已!
兇殘如斯!
陳沫道:“真的好厲害,幾千萬又被套牢了。”
楊飛道:“這是壹場持續戰,今天估計就這樣了。”
他很想打個電話問問情況,但知道打了也是白打,從股市就能看出來,此刻的陳家,肯定焦頭爛額呢!
股價的下跌,在屏幕上表現為壹片綠色。
看起來只是數據的變化。
但對上市公司來說,股價連續下跌,卻意味深長,會引發壹串連鎖反應。
壹家上市公司,股票如果出現大跌,時間不長,這無關緊要。
但是如果上市公司股票下跌若成為趨勢,那上市公司也會受到重創。
首先,如果壹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大跌,市值大幅縮水,不幸淪為低價股,很容易被其他企業收購兼並,因為,妳跌得這麽便宜了,我輕而易舉的就可以成為妳的控股股東。
像股民們熟知的“寶萬之爭”,就是如此。
萬科A由於股價處於被低估狀態,引發了寶能集團的收購,萬科的第壹大股東差壹點就是寶能的了。
其次,股票大跌,會影響到上市公司再融資。
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價格是與二級市場股價“掛鉤”的。
大跌情形下,上市公司再融資金額會受到影響,壹般情形下表現為縮水。
而在嚴重情況下,再融資只能叫停。
這對上市公司發展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增發配股的股票,總是跌破增發配股價格,以後還怎麽從市場融資呀?
因為,沒有人再敢買妳增發配股的股票了。
再次,上市公司股價下跌,可能直接引發股權質押爆倉。
之前壹些上市公司的股東,為了方便融資,將自己手上的股份拿去質押,拿到融資,到期後只要歸還本金和利息即可。
大股東面對股價下跌,又不能提供新的質押股票,或者不能及時贖回股票,就會面臨著爆倉的風險。
屆時,輕則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控制力減弱,重則大股東出現變更。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影響。
股票價格的高低,關乎到壹個企業的形象。
說白了,股價就是體現上市公司的價值。
如果股票價格長期下跌,市值大幅度縮水,這樣會有損上市公司形象,這會讓人覺得這個上市公司肯定出了什麽狀況了吧,進而對其產品也不再信任。
壹旦出現惡性循環,產品賣不出去,市場低迷,股價還會跌,最後只能退市,而公司也會陷入經營困境。
茅臺股價為什麽這麽高?
它就是白馬股的代表。
產品供不應求,價格居高不下,股票就會被股民看好,股價自然就擡升了。
所以,為了避免股票價格的下跌,上市公司大股東們,往往會拿出現金,回購自家股票,力挺股價,給中小股東以信心,給自己的客戶吃上定心丸。
然而,如果股價托不起來的話,那將面臨滅頂之災!
陳家現在遭遇到的,就是這樣的情況。
除非有壹個神仙級人物,身披金甲,腳踏七彩祥雲,手攜億萬資金前來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