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重生之實業大亨

過關斬將

都市生活

青河地區運輸公司。
汽修車間的門口,壹個略顯稚嫩的年輕人蹲在大樹旁,手裏拿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零六章 造橋

重生之實業大亨 by 過關斬將

2023-5-15 20:45

  “沃爾沃收購重型機械廠的事情,已經談成了?”
  李衛東捧著電話,語氣中充滿了詫異,但表情卻並無吃驚的樣子。
  此時的李衛東是欺負李忠偉隔著電話,看不到自己的表情,故意戲精附體。
  電話另壹端的李忠偉的則開口說道;“我也沒想到會談的這麽快,根據我們派去的翻譯傳回來的消息,說著次談判非常順利。
  雙方經過簡單的討價還價,便確定沃爾沃以5800萬美金的價格,收購了重型機械廠90%的股權!”
  “這麽便宜?算起來不到五億人民幣啊,重型機械廠的資產的資產應該不止這些吧!”李衛東開口說道。
  “重型機械廠評估出來的資產是要更多壹些,但是沃爾沃表示他們會將重型機械廠作為沃爾沃集團在亞洲的生產基地,到時候先進的工程機械技術都會搬過來,這些也是要算作投資的。”李忠偉開口答道。
  “道理上是沒問題,科技是第壹生產力,技術是能夠拿來換錢的,可我總覺得賣便宜了。”
  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那個奧拉夫之前來我這裏參觀,擺明了就是要借機壓價,重型機械廠知道瑞典人玩的這些鬼把戲後,應該沈得住氣啊!”
  “大概是他們急切的想要完成簽約吧!畢竟談判也進行了很多久了,他們不想再拖延下去了。”李忠偉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
  “我已經將奧拉夫的謀劃告訴了重型機械廠,也勸張濤可以再等壹等,跟瑞典人在磨壹磨。不過他們還是答應了瑞典人的條件。
  這件事情上,我這裏雖然有指導的權力,但畢竟不方便過多的幹涉,不幹涉企業經營,是國家多年前就定下來的。只要沒有賤賣國有資產,我們也不好插手企業之間的商業談判。
  而且能讓沃爾沃落戶,也是壹件好事情,如果沃爾沃真的在咱們青河建成了亞洲生產基地,到時候上遊的產業鏈也會過來,到時候咱們市的制造業,也會有大的提升。”
  壹個大企業的落戶,不僅僅是自身創造的就業和稅收,還能帶來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而這些企業又能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這也是地方上極為看中的壹點。
  所以在招商引資的時候,越是規模大的企業,越是會讓招商引資人員卑躬屈膝。
  若是波音、空客這種級別的企業,跑到某個三線城市,說我要把生產線放在妳們這裏,那負責招商引資的人員,都能全程跪著服務。
  也正因如此,李忠偉對這起收購案是樂見其成的。
  反正重型機械廠都是壹些固定資產,就算是賣便宜壹些,沃爾沃也搬不走,最後還得爛在青河這攤鍋裏。
  結束了跟李忠偉的通話後,李衛東也是松了壹口氣。
  “本來以為李忠偉那邊可以幫忙拖延個壹年半載的,沒想到張濤這小子骨頭這麽軟,禁不起嚇唬,這麽容易就跪下了!”
  按照李衛東的計劃,這談判最少還得再持續半年的時間才能談成,張濤和他的那批手下壹個比壹個貪,肯定會想盡辦法,從沃爾沃那裏討要好處。
  卻沒想到這些人完全不禁嚇唬,即便是李衛東已經判斷出,沃爾沃來富康工程考察,只是壹種壓價的策略,可張濤依舊是迅速的選擇了妥協,跟沃爾沃完成了簽約。
  “不過這樣也好,到底是把沃爾沃留在青河了!換成別的地方,我真不容易對付。既然來了就別走了,這重型機械廠就是我給妳準備的囚籠!”
  想到這裏,李衛東拿起電話,撥通了壹個號碼。
  “餵,橋梁工程研究院麽?麻煩幫我找壹下陳院士……”
  ……
  沃爾沃收購青河重型機械廠的消息傳出以後,毫無疑問的在國內同行裏引起了軒然大波。
  沃爾沃畢竟是世界頂級的工程機械企業,以國內企業的技術水平,至少還需要五到十年時間,才能與沃爾沃競爭。
  瑞典人的辦事效率也足夠快,他們很快的就從瑞典運來了部分的生產線。
  有了瑞典人的支持,整個重型機械廠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個最輝煌的時代,老舊的廠區壹夜之間也煥發了新生。
  與之相比,富康工程內部卻多少有些人心惶惶。壹旦重型機械廠崛起,首當其沖的就是富康工程。
  青河市這點小地方支撐不起兩家工程機械企業,附近的市場規模也不足以讓兩家工程機械廠存活。
  當年的裝載機廠,就是被重型機械廠擠兌的快要破產,而後才被李衛東收購。
  而李衛東又花費了近十年的時間,終於將重型機械廠逼向了破產的邊緣。
  如今,沃爾沃收購的重型機械廠,和李衛東的富康工程之間,註定只能夠有壹個活下來。
  包括丁友亮在內,富康工程的管理層多少都是有些擔憂的,他們畢竟沒有跟這種國際級大企業進行過直接競爭。
  壹大清早,丁友亮就找到了李衛東。
  “董事長,沃爾沃的工程師昨天已經到了,估計重型機械廠那邊馬上就要開始調試新的生產線了。”丁友亮略顯急躁的說。
  “應該不是核心設備的生產線吧?”李衛東壹臉淡定的接著道:“只要沃爾沃沒有把核心技術搬過來,咱們就不用著急,況且我也布局的沃爾沃會那麽輕易的把核心技術送到中國來。”
  市場換技術,壹直都是中國面對外國投資者時的重要策略。然而總有那麽壹部分的外國投資者,又想要中國市場,又不願意拿出自己的技術。
  工程機械領域便是如此。
  國外的工程機械企業,早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虎視眈眈,迫不及待的想來賺錢。
  然而中國跟其他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只是技術落後,但工業基礎還是有的,自己可以生產工程機械,雖然性能差壹些,將就著也能使用。
  很多發展中國家,完全沒有工業基礎,那是真的什麽東西都造不出來,所以只能任由技術先進的發達國家宰割。
  本身就具備壹定的工業基礎,也是中國可以拿市場換技術的依仗之壹。
  早在九十年代中期,發達國家的工程機械企業就已經開始跟中國企業進行合作。從最初建立零配件的合資廠開始,到合資成立完整的工程機械制造公司。
  國內很多的工程機械巨頭,也都有與外國企業合作的先例,比如徐工與卡特彼勒,三壹重工與約翰迪爾,常州機械與小松制作等。
  然而這些外資企業卻並不願意將核心技術帶到中國來,他們與中國企業成立合資公司以後,便想方設法的用各種手段去獲得企業的股權。
  就比如徐工和卡特彼勒成立的合資公司,當時雙方共同出資8200萬美金組建了壹個挖掘機企業,按照4比6的股份比例共同經營。
  按照徐工的計劃,在出資和持股方面,自己可以吃壹些虧,但只要卡特彼勒能把先進的技術拿過來,到時候就不愁合資企業盈利問題。
  然而這家合資企業卻壹直在虧損,這完全超出了徐工的意料。
  虧損的原因有兩個,壹是卡特彼勒不願意將核心技術帶到合資公司來,而沒有核心技術,那就只能繼續從國外購買。
  而這也是合資公司虧本的第二個原因,那就是壹直從卡特彼勒的國外公司,購買核心的產品。
  卡特彼勒等於是錢從左口袋搬到右口袋,然而徐工卻是虧本的。
  這也是許多外資公司的常規操作,在制造業的圈內不是什麽秘密。
  而卡特彼勒之所以這麽做,就是希望逼迫徐工退出合資公司,從而達到獨資的目的。
  之後的幾年,卡特比例利用增資擴股等方式,不斷的增加自己的股權,而徐工的股權比例則從40%,被稀釋成了15.87%。
  最終卡特彼勒幹脆就圖窮匕見,要求徐工退出合資。
  這家合資公司,就是徐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好在徐工自己也有兩手打算,在成立合資公司的同時,徐工壹直在自行研究挖掘機。
  徐工退出合資企業後,便開始推出自己的挖掘機,最初只是小型挖掘機,然後進壹步過渡到中大型挖掘機,最終反倒是成為了世界排名前幾的工程機械企業,有實力卡特彼勒叫板。
  而卡特彼勒又想要市場,又不肯出技術,使得他們在中國投資的眾多企業,大部分淪為生產零部件的工廠。而諸如徐工、三壹、中聯等中國企業崛起以後,反倒成了卡特彼勒的競爭對手。
  外國工程機械企業在海外並購當中,壹直以“絕對控股和控制品牌”為遊戲規則。
  其實這種手段,當年在日本的時候,卡特彼勒就用過,而且他們下手的還是著名的三菱重工。
  當初卡特彼勒投資日本的時候,跟三菱重工的合資企業,各占50%的股份,沒過幾年卡特彼勒的股份就變成了67%。
  而這次拖延了三菱重工在工程機械領域的擴張,使得小松制造、日立建機、神鋼建機等企業後來居上,在工程機械領域超越了三菱這個而老大哥。
  李衛東很了解外資企業的尿性,知道他們絕對不會把核心技術帶到中國來的。像是德國大眾那種,肯把十幾年前的技術搬到中國來的,已經算是良心企業了。
  因此對於沃爾沃的投資,李衛東並不著急,只要沃爾沃沒有帶來核心技術,那中國的企業就還有競爭的空間。
  更何況李衛東還有第二手準備,他早已經針對沃爾沃,設下了壹個大圈套。
  現如今,沃爾沃的部分零部件生產線已經搬過來,李衛東的計劃也要開始實施了。
  ……
  在秘書的帶領下,李衛東走進了李忠偉的辦公室,此時的李忠偉正在低頭批閱文件,他擡頭看了李衛東壹眼,開口說道:“李董事長,先坐吧。”
  秘書給李衛東端上壹杯茶,李衛東道了聲謝,隨後開口說道:“領導,看您挺忙的,我就長話短說了。我今天來找您呢,有兩件事要匯報。
  第壹件事就是房地產開發貸款已經批下來了,不過銀行那邊調動資金需要走流程,所以貸款會在未來三個月內分批次的到賬。
  陶瓷制品商城那邊,我已經開始工程的建設了,工期預計是十個月,再加上各項驗收工作和內部裝修,快壹些的話明年這個時候,就可以啟用了!”
  “明年就可以啟用,比我想象的要快嘛!”李忠偉擡起頭來,接著說道:“不過壹定要重視工程質量,可不能偷工減料。”
  “領導,妳放心,我這是給自己建市場呢,自家建房子,哪能偷工減料!”李衛東呵呵壹笑,接著說道:“至於第二件事嘛……”
  只見李衛東站起身旁,走到了壹面墻的旁邊,這面墻上掛著三幅地圖,第壹幅是青河市的地圖,第二幅是漢東省的地圖,第三幅則是全國地圖。
  至於世界地圖,墻上雖然沒有,但李忠偉的桌子上有個地球儀。
  李衛東指了指全國地圖,開口說道;“我們的批發商城,目前主要有兩條商貿路線,壹是北上京津地區,二是南下長三角地區,這兩條路線主要都是走京滬高速公路。”
  李衛東用手指了指京滬高速公路的線路,接著說道;“我打算再開辟第三條的商貿路線,就是往東走,去東島市、石港和萊港!”
  “妳這是打算發展國際貿易麽?”李忠偉已然放下了手中的文件,認真的聽李衛東講解。
  李衛東則開口解釋道:“義烏前幾年主要是做國內貿易的,最近幾年開始做國際貿易,聽說是賺了大錢了,咱們既然要趕超義烏,這方面就不能落後!
  我們打通向東的商貿路線,發展國際貿易,近壹些的可以跟日本和韓國做生意,遠壹些的就跨過太平洋,跟美國做生意,掙美金不比掙人民幣香麽!”
  李衛東又走到青河市的地圖前,開口介紹道:“往常我們向東的運輸貨物,壹個是走鐵路運輸,這也是常規的路線,已經走了幾十年了。
  但是鐵路運輸有個缺點,並不是想走貨就能走的。貨物什麽時候走,壹次能走多少,都是鐵路部門說的算。而且很多時候塞不滿壹個車廂的話,人家壓根就不願意運。
  另外鐵路運輸還需要將貨物運到火車站,卸貨的時候客戶也需要雇車運到自己的倉庫了,這樣比較的麻煩。
  第二條便是公路運輸,公路運輸的好處是快捷靈活,貨物想什麽時候走,就什麽時候走,而且可以直接運輸到客戶指定的地點,所以目前我們批發商城的商戶,往東邊運貨,還是以公路為主。
  領導請看,公路運輸的線路,因為得繞過市區,所以由批發商城出發後,先往南饒25公裏,走勝利大橋,過了青河,然後再上225省道,往北走去206國道,接著再往東走。
  這壹繞路至少要多走60公裏的路,實在是太不方便了,這已經影響到了我們往東的商貿運輸,所以我想能不能在靠近206國道的附近,再修壹座橋。
  這樣貨運車輛不用饒這麽遠,直接過橋,就能上206國道!可以省去這60公裏的繞路。”
  “修橋?”李忠偉皺著眉頭思考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修橋是好事情,方面的運輸,也可以促進青河兩岸的交流。
  但是修橋可是需要壹大筆資金的,特別是走貨運車輛的橋,更是得大投資才行,以咱們青河市現在的財政情況,可拿不出這麽多錢來修這壹座大橋!”
  李衛東微微壹笑;“領導,我又沒說現在就要修,我只是提出這麽壹個計劃,您看看是不是可行。而且真要修橋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社會融資嘛。
  最起碼批發商城的那些物流公司,肯定願意出錢,壹趟少饒60公裏的路,來回就是120公裏,這也能省不少油錢的!”
  李忠偉點了點頭:“隨著城市的發展,修橋是必然的事情,所以這個計劃肯定是可行的,不過具體修在哪裏,該怎麽修,修什麽樣的,還需要規劃、調研和專家的討論。”
  “領導說的是。”李衛東接著說道;“我倒是認識壹個專家,名叫陳同殊,是橋梁工程研究院的專家,而且還是科學院的院士,我想先請他過來,給咱們做壹個規劃。”
  “科學院的院士?那可比咱們這裏的橋梁專家厲害的多了!”李忠偉馬上說道;“李董事長,如果陳院士真的來咱們青河,妳可得提前通知我們,我們也好給陳院士接風洗塵!”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