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三百九十八章 金簪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29

  這陣勢,吃過的人都豎起大拇指,說老王家氣派,有排場。
  院子裏主桌上,自然是裏正,族長,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有王老柱、王永富和族裏幾個同輩的相陪。
  吳掌櫃,吳大善人,吳中寶,還有陸管事和關壹飛坐在旁邊壹桌上,由王永平和王永貴陪著。
  王永貴平日裏油嘴滑舌,可這個時候,那真是有了用武之地,有他壹張嘴,這桌上那氣氛壹直不錯。
  訂婚也是要有聘禮的,還要有婚書。
  聘禮宋重錦早就準備好了,依照鄉戶人家的禮節,只增添了壹二。
  其中最珍貴的,是用壹個匣子裝著的壹只金簪,簪子用金絲扭做成壹朵攢瓣梅花,梅花中間,鑲嵌了壹顆小拇指頭大的粉色的珍珠,盈盈生光。
  吳掌櫃等人見過世面,看到這珍珠,眼睛都壹縮。
  這珍珠本就難得,尤其是這麽大的,渾圓的,珠光瑩潤,更是少見。
  在省城京都算上品了,卻出現在了七裏墩。
  大家心照不宣的交換壹個眼色,又都笑瞇瞇的誇起今日的男女主角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起來。
  不說吳掌櫃他們見過世面的看到了都驚訝,那些大姑娘小媳婦,就連老婆子們,看著這簪子,壹個個羨慕妒忌的眼睛都紅了。
  這麽漂亮的簪子,還是金子做的,得值多少錢啊?
  也不知道是這宋重錦為了討好這未來嶽父家,打腫臉充胖子呢?
  還是王家為了自己的臉面自己掏的錢?
  林氏和江氏看得眼睛都不眨,張婆子更是手在衣服上擦了好幾次,才敢伸手去接這個匣子,生怕不小心給摔了。
  張婆子自然知道,這簪子是宋重錦自己掙錢給自己閨女買的,可沒花王家壹文錢。
  因此就越發的滿意了。
  閨女好眼力,這女婿找得好,是個疼媳婦的人。
  婚書自然是有裏正和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壹起寫的,還都簽上了名字,這也算是七裏墩獨壹份了。
  若是說之前,裏正還有幾分不太情願,不過是情面上卻不過,此刻看到那根簪子,再看來道賀的吳掌櫃他們,哪裏還有半分不情願,壹直都笑瞇瞇的,態度好得不行。
  尤其是今兒個,宋重錦穿著王永珠給他新做的青色的長袍,這幾日,因為得償所願,眉宇間以往的那股子郁氣消散了不少。
  嘴角微微翹起,眉眼帶著喜色,更是顯得俊朗無敵。
  王永珠坐在屋裏,把玩著宋重錦送的這根簪子,眼中浮現出壹絲笑意來。
  金花和竹葉還有王家族內的幾個族妹,在屋裏陪著王永珠,都羨慕的看著那根簪子,還有王永珠今兒個的衣裳。
  絳紅色的衣裳,顯得王永珠皮膚白皙,氣色極好,頭上戴著當初宮裏娘娘賞賜的簪子,上面紅寶石閃著耀眼的光芒。
  鄉下姑娘,能見到幾朵頭花,能買上兩根銀簪子就不錯了,哪裏見過這樣金子鑲嵌珍珠寶石的。
  壹個個都只敢遠遠的看著,連摸都不敢摸。
  只在心裏羨慕王永珠如此受寵,家裏四個哥哥,還怕她受委屈了,要在家裏招上門女婿。
  偏偏還招了這麽好看的壹個上門女婿,怎麽就怎麽好命王永珠自然將那些女孩子們心裏眼裏的嫉妒看在了眼裏,只能無奈了。
  她本來覺得不就訂婚麽,請人吃個飯,寫個婚書拉到。
  可偏偏不管是王老柱張婆子也好,還是宋重錦也好,都要大辦。
  王老柱是想借著這個喜事,壹洗當年被退親的晦氣。
  張婆子這是心疼閨女,上次訂婚的時候,聘禮是從王家擡出去到宋家,宋重錦還不在家,訂的什麽婚?
  如今這次,怎麽著,也得風風光光,揚眉吐氣,把全村的姑娘都得壓下去才行。
  宋重錦心中歉疚,自然想將自己能負擔的最好的給永珠。
  三人壹拍即合,壓根就沒王永珠什麽事了。
  看著外面的熱鬧,王永珠想著,這壹次後,不知道又要拉多少仇恨了。
  ※※※
  王家閨女和宋重錦訂婚的事情,早就在村裏傳開了。
  和王家關系好的,差不多的,都接到了邀請。
  如今農村閑暇時候,本就沒啥事,農村婆子們好不容易有個事情嗑牙,個個都對這訂婚十分感興趣。
  宋春花即使是躺在屋裏,那外面偏偏站著兩個婆娘,說話的聲音還特別大,壹聽就是故意說給宋春花聽到。
  “唉,妳聽說沒,王家這次可是下血本了,光豬就買了大半扇,還買了十來條大草魚,還定了壹板豆腐,聽說連掌廚的都是從鎮上酒樓請來的廚子…”
  “我當然聽說了,壹早上,王家那頭就放鞭炮了,好幾百響呢!”
  “張春桃這婆娘,這次是為了她那閨女,什麽都舍得啊!”
  “那可不是,誰像有些人,虎毒還不食子呢,偏偏有人能賣自己的親兒子!”
  ……
  宋春花壹陣恍惚,重錦那孩子真的要跟王家丫頭訂婚了?
  她已經兩天沒吃飯了,躺在床上,壹點力氣都沒有。
  自從賣了宋重錦之後,宋家得了銀子去還了賭債,手裏還余了壹些銀子,那幾天,她家裏的糧食都被宋家吃完了,沒奈何,想著當初侄子和哥哥們說的,只要有他們壹碗飯,肯定就自己這個當老姑的壹碗。
  她到宋家,說家裏的糧食吃光了,那嫂子的臉色就難看起來。
  好歹爹娘還是疼自己的,讓自己就在宋家給田裏幹活的人做飯,也有口飯吃。
  她做好送到地頭,大家都壹搶而空,她能留得壹個饃饃就不錯了。
  宋春花也不挑,想著娘家日子不容易,比不得以前,能吃飽就不錯了。
  然後白天在宋家做飯,晚上那侄子侄女就說不放心她,陪她回家住,然後今兒說家裏缺棉被,明兒說喜歡老姑那襖子,後天又說看上了啥。
  三天五天的,她屋子裏值錢的東西,就被侄子侄女給搬空了。
  可等到秋收後,宋家的糧食壹賣,爹娘塞給她十斤谷子,就讓她回家了,說沒有出嫁的閨女,天天賴在娘家吃飯的道理。
  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給她點谷子,回家先吃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