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三十七章 故意的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1

  顧長卿嘆了壹口氣:“妳若是個男兒身,將來必將拜相封侯,比妳那幾個表哥強多了,可惜了——”
  王永珠十分淡定,“就算我身為女兒身,也並沒有覺得有不如男兒的地方。不過是當今世道,不容女兒表現太過出色,以免讓那些男人自慚形穢罷了。”
  “再說了,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論男女,不論在什麽時候,都能活得比別人好,站得比別人高。”
  “更何況,我對做官並沒有興趣,倒是覺得如今這樣也挺好。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賺多多的銀錢,活得坦蕩明白。若是入朝為官,恐怕就不能這般了!”
  越是如此,顧長卿越是覺得可惜。
  看得這般清楚明白,可比這朝中大多數人強多了。
  也就不再糾結這個話題,反而說起了今日早朝的事情來。
  果然如同宋弘所料,今兒個早朝,才壹開始,就有禦史大夫先跳了出來,稱陛下對衛國公世子夫人是不是封賞太過?
  就算她救了皇後和九皇子的性命,可這定國的封號,是不是也太過了些?
  要知道,非對國家有特殊重大的貢獻者,不能有此封號雲雲。
  有了禦史大夫打頭,自然就有那各懷心思的各方人馬,紛紛登場。
  有支持禦史大夫,說皇帝對宋家榮寵太過的。
  也有跳出來反對禦史大夫的,口稱難道救了皇後娘娘和皇子的性命,還不算重大貢獻嗎?大人妳是不是對皇後娘娘和九皇子的性命太不重視了?是何居心?
  還有人在中間和稀泥,只說皇帝這般賞賜,自然有他的道理,不過是壹個誥命夫人,亦不過是多發點子朝廷俸祿的事,對朝廷大局並無影響,何必這般斤斤計較?
  當然也有保持中立,什麽意見都沒有的。
  壹時間,朝堂上吵得跟菜市場壹般。
  宋弘楞是被禦史大夫噴成了狗,本來是皇帝的旨意,在這些禦史大夫的嘴裏,就都成了宋弘的不是。
  都猜測是他仗著皇帝對他的信重,求皇帝給他們宋家這樣的體面。
  宋弘真是從天上掉下來大黑鍋,砸得他暈頭轉向。
  若不是上頭還有皇帝坐鎮,他都想上前抓著禦史大夫搖醒他了,眼瞎還是心瞎啊?他真有這麽大本事,皇帝對他這麽有求必應,他還做啥子衛國公啊?幹脆讓陛下封他為異姓王,豈不是更劃算?
  要不給他兒子也求個恩典,這才是常理啊?
  用得著折騰半天,就給兒媳婦請封壹個屁用沒有,就光名字好聽的誥命夫人?
  就是他腦子進水,也幹不出這事啊?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事和宋弘還真沒啥關系。
  只不過,這各有各的派系,就算心裏明白,可為了己方的利益,自然要咬死了宋弘。
  尤其是齊國公王家,還有阮家派系的人。
  宋弘也不是吃素的,他身後自然也有人維護辯解。
  爭辯到最後,差不多就要擼起袖子打起來了。
  這個時候,皇帝才站了出來,將壹個折子丟下來,讓人當堂讀出來。
  這個折子,自然是宋重錦的那個小麥增產的折子。
  折子上說,經過三年的試驗,畝產能增加多少多少。
  壹石驚起千層浪,滿朝文武都驚呆了。
  要知道,就算如今大楚盛世,普通的老百姓,風調雨順的豐年能混個七八分飽,就已經是極難得了。
  若是遇到那年成不好,或者天災什麽的,流離失所,流民千裏都是常有的。
  如果真如這折子上所言,這以後百姓能吃飽肚子,大楚的國力也能增強不少。
  和這等利國利民的大事壹比,先前爭論的那點子壹品誥命夫人的事情算個屁啊!
  已經有心思活絡的,開始琢磨,怎麽從這件事情裏撈好處,讓自家兒郎去沾光鍍金了。
  等到折子壹念完,所有的人都有誌壹同的將方才的事情丟到了腦後,先前擼起的袖子也不用再擼壹遍了的,深吸壹口氣,蓄足了體力,開始下壹場。
  壹時從民生,到國家利益,到皇帝的聲望,各方面都被人分析得頭頭是道。
  總歸就是壹個字,這乃是天大的喜事,好事!
  乃是楚國之福!百姓之福!陛下之福!盛世之兆!
  更有那拍馬迎奉之人,將這說成是上天對皇帝的認同和賜福,寓意著當今乃是不世出的明君雲雲。
  還有比較冷靜的人提出,此事是不是真的?不會是有人好大喜功的噱頭吧?
  更有人就提出來,這上折子的是誰?封地在哪裏?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不要朝廷派人去親自查看壹番?
  若真有此事,也好叫大司農派人去學習試驗壹番,確認無誤後,然後再舉國推廣!造福百姓社稷!
  壹直默默在壹旁聽著,沒有發表任何語言的顧長卿眉毛壹挑,知道今天的重頭戲來了。
  果然,皇帝掃視了壹下全場,才輕輕頷首,示意身邊的人,將那折子最後壹點念完。
  聽到臣赤城縣令宋重錦敬上後,頓時滿朝堂鴉雀無聲,文武百官都如同被掐住了脖子,半點聲音都發不出來。
  皇帝這才慢條斯理的開口:“赤城縣令宋重錦上奏,說此法,乃是他夫人,衛國公世子夫人在赤城縣任內,於郊區自購的莊子內,試驗了三年才成功。”
  “這次衛國公世子夫人進京,就是為了獻上此利國利民的良方。又因緣聚會的救了皇後和九皇子的性命。這等功勞難道還不配得封定國夫人?”
  這話猶如壹記響亮的耳光,甩在了方才指著反對的官員臉上。
  他們就算再無恥,心中再有各種打算,也說不出王永珠配不上這功勞的話來。
  不說救了皇後和九皇子的性命的功勞,就只這小麥增產的法子,就足夠得封定國夫人了。
  這哪裏是厚賞?這是人家應得的!
  壹時,整個朝堂除了皇帝的聲音,再無人敢說話。
  也有人回過神來,知道皇帝是故意來這麽壹手,就是為了敲打他們。
  頓時心中壹凜,都訕訕然的低下頭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