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三百四十壹章 三日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0

  宋重錦他們回村後,沒出兩日,這附近十裏八鄉都知道了。
  也知道他要在村裏辦三日的流水席,請村裏的人去吃,還要請唱大戲的,劃旱船的來熱鬧熱鬧。
  頓時幾乎整個石橋鎮附近的村子都轟動了。
  多少年沒有過的盛事啊。
  不說那孩子們,聽了這消息,就已經互相結伴,商量好了,等七裏墩開流水席,唱大戲點那日,去七裏墩看看熱鬧去。
  要是機會好,看能不能蹭上壹桌流水席面吃吃,沾沾喜氣。
  村裏這幾日,村裏男女老少,都忙得腳不沾地,為了流水席做準備。
  壹應的米面菜蔬,各種調料和用油,都是姚大帶著人,流水壹般拖回來,王家的院子裏都堆成了小山壹般。
  又找屠戶定了十來頭豬,將村裏多余的雞鴨魚,菜蔬什麽的都買了下來。
  壹時,村裏人人臉上笑開了花,只誇宋重錦和王永珠闊氣,會做人。
  好不好的,每家因為這個,都多了點收入,銀錢在手,誰不滿口的好話。
  就連幫起忙來,也是不吝嗇那把子力氣。
  男人們有在外頭,用泥巴石頭壘竈頭的,也有上山打柴火的。
  各家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都拿了出來。
  沿著宋重錦的那個院子外,順著村裏的道路,壹直快擺到了村口。
  除了從鎮上請來了的掌勺大廚外,村裏會做飯的女人們,也都上陣了。
  其他的女人們,都忙著摘菜,洗菜,淘米做飯,發面蒸饃,還有切菜配菜的。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笑,壹邊做事壹邊笑著談天說地,比自家辦喜事還高興。
  到了時間,壹大早,油鍋壹開,煎炸蒸煮,香味在整個村子上空彌漫不去,饞得孩子們壹個個都圍著竈頭打轉,不忍離去。
  村口大槐樹下,已經搭好了戲臺。
  請來了好幾班的唱大戲的,頭壹晚已經在村裏住下來了,此刻已經裝扮整齊,在臺上咿咿呀呀的唱了起來。
  村裏的老人、男人們,還有大些的孩子們,已經搬著自家的凳子坐在臺下,聽得如癡如醉。
  早就得到消息的附近的村民們,離得近的還好,天壹亮就趕來了。
  那些離得遠的,半夜就起床,點著火把,壹村的人,相約好了,壹起摸黑翻過幾座山,渾身都是露水,終於在太陽出來之前,趕到了。
  他們倒也知道,這是七裏墩的主場,不敢去擠在前頭,只在後頭搶位置。
  什麽樹上,石頭上,還有人家的矮墻上,都爬滿了人。
  等到了中午時分,流水席開席了。
  那唱戲的有好幾班,輪著去吃飯,壹個個看著桌上,大碗的肉,整條的魚,滿滿當當七八個菜,饃饃米飯管飽,吃完還有茶水管夠。
  這些走村串巷唱戲的戲班子,說實話,也著實艱苦。
  常年風餐露宿,走到壹處,看到人多的鄉鎮,就自己搭個臺子,吸引路人給些賞錢,能吃飽就不錯了。
  很少有機會被人請著去唱戲,尤其是夥食還這麽好,都管夠!
  壹個個壹邊拼命往肚子裏塞,心裏都暗自下決心,在七裏墩這場,壹定得唱好,才對得住主家這招待。
  唱戲的肚子裏有了食,也有了力氣,那壹個賣力啊,聽得在場的人忍不住拍巴掌,今兒這戲,出彩!比以前聽的那些都有勁!
  本村的村民到了飯點,也就輪著去吃了流水席,再跑來聽戲。
  那外村的人,有的帶了幹糧,就著七裏墩放在戲臺子旁邊的茶水,也就湊合壹頓了。
  沒帶的,或者那些孩子們,聞著那風吹來的飯菜肉香,哪裏還忍得住,肚子裏咕咕直叫。
  被姚大和石頭看到了,回去就跟王永珠和宋重錦說了,“大人,夫人,這來的人多,小的看,大部分都是打算餓著聽壹天戲又走回去的——”
  話沒說完,王永珠就道:“我知道了,妳帶人去說壹聲,來者是客,只要沒吃飯的,都能去吃席!只是要勞煩妳們還要多準備些糧食才行,不然恐怕不夠!”
  姚大和石頭經過了荊縣那壹日,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聽了王永珠的吩咐,徑直下去,壹面通知那些外村的,也能吃上熱菜熱飯,壹面又派人去采買東西。
  外村來的聽了這話,壹個個忍不住念佛!
  本以為不過是碗熱飯或者幾個熱饃饃,就知足了。
  沒想到,到了桌邊壹看,桌上還是八個菜,有葷有素,也是二和米飯,還有二和面的饃饃。
  跟七裏墩的人壹個待遇。
  那個感激啊!尤其是好多,家裏幾乎壹年到頭見不到葷腥的的孩子們,那還真是眼睛裏都冒出綠光來了。
  上了桌子,壹個個就跟猛虎下山壹般,橫掃桌上,很快就盤光菜光飯光了!
  那盤子上的湯汁都被舔了個幹凈,骨頭都沒舍得吐,嚼碎了給吞了下去。
  有那知道些廉恥好歹的,中午吃了這壹頓,到了晚上,看天色差不多了,再舍不得,也咬著牙回家去了,總不好這樣沾主家的便宜。
  有那臉皮厚的,幹脆的吃了晚飯還不走,反正晚上這戲班子也還要唱上兩場才休息。
  就直接聽完了戲,就在村口的稻草柴火垛旁窩了壹夜,如今晚上天還不算冷,倒也對付得過去。
  第二天壹早,又跟著吃席面。
  到了第三天壹大早,那些劃旱船,踩高蹺和蚌殼精、打蓮花落的,都到了。
  壹個個裝扮起來,花紅柳綠,臉上塗得紅紅白白的,先到宋重錦的小院門口,又唱又是鬧的,滿嘴裏都是吉祥恭賀之詞,加上圍觀的人群,好壹頓熱鬧。
  宋重錦也開著院門,微微笑著看了壹出,讓姚大給了賞錢,才又到王家門口去。
  這樣壹家家的,大方的給賞錢,或者直接給壹碗米或者半瓢面的。
  小氣的,壹個雞蛋也使得。
  從早上壹直鬧到了下半晌,整個村裏都跑遍了,這才算完事。
  那邊幾個戲班子輪著唱了三天,也都累得不行了。
  到了晚上,吃了晚飯,姚大帶著賞錢過來,每個戲班子十兩銀子,加上這幾日看戲的時候,還有人打賞銅錢,倒是壹筆不菲的收入了。
  讓他們晚上就不用唱了,好好歇上壹晚上,明兒個送他們去鎮上。
  幾個戲班子的老板感激不盡,只感嘆自己遇到了好主家!這宋大人這般體諒大方,回去後,也得供個長生牌位才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