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零壹章 自討苦吃?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1

  伺候的丫頭們有眼色懂事,又有立夏和谷雨看著。
  吃的又是張婆子從顧家帶過來的廚子,做的都是合張婆子母女口味的菜。
  每日裏變著花樣的做好吃的給王永珠補身子。
  張婆子覺得這些天,閨女要守那勞什子的孝,好好的壹張鵝蛋臉,都瘦成了瓜子臉了。
  要真是宋重錦嫡親的外祖母也就罷了,那榮宜縣君是什麽鬼,跟自家閨女八桿子都打不著好嗎?
  更不用說高氏做的那些事情,王永珠也跟張婆子說了。
  張婆子壹並連提起高氏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哪裏還會讓自己閨女天天吃素?
  王永珠對榮宜縣君和高氏本就是面子情,如今更是連面子情都沒了。
  高氏所做的壹切,她已經寫信告知了宋重錦。
  如何對待高氏,得看宋重錦那邊的態度。
  自然也不會真按照守孝的規矩來,沒必要苦了自己不是?
  這麽些年了,難得母女兩人能單獨相處,不說張婆子高興,就是王永珠,也難得找回了幾分當初未嫁的感覺。
  王永珠幹脆就將行李搬到了張婆子屋裏,賴著非要住壹起。
  張婆子嘴裏說胡鬧,壹面就扭頭吩咐谷雨她們將行李搬進來。
  歇了兩日,每天這院子裏也沒有別人,就她們母女兩個主子,格外的舒坦清凈。
  顧家那邊壹直記掛著,隔兩天就讓人送壹堆東西過來。
  宋家更是不敢怠慢,尤其現在代管的是宋重絹姐妹,那幾乎是壹有什麽好的,先挑出來緊著王永珠這邊了。
  又過了幾日,顧家那邊打發人送東西過來,倒是說起顧長卻的婚事了。
  已經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卓家那邊早早的就派人來量了新房的尺寸,回去打家具去了。
  聘禮也早就送過去了,都是依著規矩而來。
  本來顧老夫人還要多多增加壹些,卻被顧長卻拒絕了,只說依規矩辦就是妳。
  顧家大夫人也勸,說卓家家境在京城只算小康,若是聘禮太多,只怕卓家那邊為了讓新娘子的嫁妝配得上聘禮,要添置的太多。
  卓蝶上頭有兄長,下面還有兄弟,若是破費太多,恐怕卓家人勉強拿出來了,以後有爭吵的時候,何苦鬧得人家家裏不和呢?
  顧家老夫人也只得罷了。
  果然,這按照規矩送過去的聘禮,卓家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十分高興。
  前些日子,顧家這邊最終選定好了日子,備了禮送去了卓家。
  因著榮宜縣君的死,關在自己家裏,守不守孝的沒人管妳。
  可在外頭,到底要顧忌著,若是還是以前定的日子,到底還沒出榮宜縣君的五七,王永珠雖然如今只需要穿素服,不用如高氏壹般守孝,到底怕沖撞了新人。
  顧長卻心中,張婆子和王永珠目前是頂頂重要的,若是婚禮上缺少了其中壹人,他都覺得遺憾。
  就想著將婚期推遲,起碼等榮宜縣君過了五七,到時候王永珠出門走親訪友就不用有太多忌諱了。
  就算參加婚禮,只要不去新房,倒是不妨礙的。
  因此,又請了大師重新算了個吉日,將婚禮推遲了壹個月。
  也幸好,下壹個月也有壹個極好的日子,算是過了顧家老夫人那壹關。
  倒是顧長卻親自去了卓家,解釋了壹番,為何將日子推遲的緣由。
  卓家人不知道心裏如何想,起碼表面上是極為通情達理的答應了。
  不答應也不行啊,好不容易能將老姑娘嫁出去,雖然日子有了變動,是為了外甥女,要是別人也就心生惱意了。
  可誰讓顧長卻的外甥女是衛國公世子夫人呢?如今京城裏誰不知道這位世子夫人,是皇後娘娘面前的紅人。
  這麽些年,除了顧家和宋家還有宮裏的宴會,少有人見到她本人的模樣。
  如今能出現在婚禮上,那也是極有體面的事情不是?
  因此卓家人還真沒怎麽介意。
  倒是王永珠聽了顧家人這番話,真是哭笑不得。
  這若是換作現代,哪裏有為了外甥女就將婚期推遲的?
  也怕卓家人心裏有想法,又擔心卓蝶心裏有疙瘩後,將來更顧長卻為這些婚後生活不和。
  想了想,倒是寫了封信,送進了宮裏。
  請皇後在顧長卻成親那天,賞賜點什麽給那位未來的三舅母,也好全全她的臉面,擡擡身份,讓人不敢小看嘲笑她。
  這點子小事,皇後自然沒什麽不能答應的,只讓王永珠放心就是。
  壹面又賞賜了壹堆好東西給王永珠,還遺憾的說,過些時日就是小皇子滿百日了,只可惜王永珠如今倒是不好入宮,怕沖撞了。
  只能等顧長卻成親後,再宣她入宮。
  大約皇後也聽說了張婆子進京和王永珠在外頭別院住著,還單獨賞賜了好些適合老年人的滋補品,還有顏色老成些的緞子。
  喜得張婆子抱著賞賜合不攏嘴,壹樣樣的摸過去:“真的是單獨賞給我壹個人的?”
  王永珠笑瞇瞇的看著她:“當然,這箋子上寫著呢,這些都是給您的!”
  張婆子念了好幾聲佛,此刻將先前因為皇後讓她和閨女沒能壹起過年的抱怨手拋到了九霄雲外去了。
  只讓立夏將東西收登記造冊。
  如今張婆子的私房,都是單獨放在壹旁,單獨造冊的。
  這是從張婆子被認回顧家後,顧家為了補償她,除了公中的什麽莊子鋪子,還有頭面首飾,衣裳料子,各色玩器古董外。
  顧家老夫人,還有顧長卿都私底下貼補了她不知道多少。
  以前張婆子自己的那點私房,真不值什麽,無人能看上,可得了這些東西,她在京城都算頗有資產了。
  今非昔比,不用顧家老夫人和顧長卿提醒,張婆子就主動讓顧家大夫人給她單獨弄了個冊子,壹樣樣都登記好了,還托顧家大夫人教她如何管理這些。
  顧家老夫人心中納罕,只說如今她這把年紀了,下頭閨女和女婿又孝順,何必還傷這個腦筋?
  要麽交給閨女,要麽交給忠心的下人,豈不是便宜?
  怎麽要自討苦吃?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