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兩百九十二章 恩人?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0

  王永珠聽了,也覺得姚大安排得十分妥帖,不過說到人牙子,她跟嚴中人壹向合作的不錯,也就提了壹句,將嚴中人家的位置告訴了姚大。
  姚大也就表示知道了,準備退下。
  王永珠才想起來:“等下,我讓谷雨給妳拿銀子——”
  姚大十分憨厚的壹笑:“回稟夫人,小的跟著夫人回荊縣之前,楊老大給了咱們兄弟銀子,如今還沒花完呢。等夫人閑了,小的來跟夫人對對帳!”
  說著徑直去了。
  王永珠……
  王永珠這自己操心慣了的,突然這有人將事情都給理順了,辦妥了,壹時倒還有些不習慣。
  不過這初夏十分,太陽不十分炙熱,又有葡萄架遮擋著,涼風吹來,滿院子花香,加上又躺在躺椅上,只覺得昏昏欲睡。
  幹脆也就閉上眼睛,享受這難得的悠閑起來。
  聽著外面,有人送米面果蔬進來,那些親兵們挪動屋子裏家具的聲音,聽著丫頭們打掃屋子的動靜,聽著吳婆子將被褥都抱出來,搭在桿子上晾曬,拍出砰砰的悶響……
  壹切的壹切,都這麽熟悉讓人放松,王永珠嘴角忍不住翹了翹,回家真好!
  宋重錦只歇息了壹會,就換了壹身衣裳,帶了四個親兵,去赴宴了。
  快中午時分,姚大回來了,帶著兩個婆子,後面還跟著好幾個商鋪的夥計,手裏都抱著大堆的東西。
  在最後面,還跟著酒樓的夥計,拎著食盒。
  這麽多人進來,院子裏壹下子就熱鬧起來。
  丁婆子先前就熬了壹大鍋的清粥,只留下壹小半,配上小菜,再有姚大帶回來的食盒,女眷吃得不多,這些也就夠了。
  剩下的都提到前院去了,就算宋重錦帶出去四條大漢,這剩下的也差不多二十來口人,都是漢子,能吃的很。
  也不太講究,恰好這宋家外面不遠就是各色賣小吃的,石頭已經帶著人去買了壹大堆饅頭、烙餅之類的回來。
  大家風卷殘雲壹般的也就吃完了。
  屋裏都收拾的差不多了,日常用品都拿出來歸置好了,那些不常用的,幹脆就沒打開箱子。
  被褥曬到下午,也就軟和蓬松,全是滿滿的太陽的味道,被收進去鋪設好。
  前頭院子裏,他們從京城出發也自帶了被褥,只是還不夠,姚大出去了壹趟,已經買回來了。
  那船上的蓋了這大半個月的,漢子們能有啥講究的,也都拆下來,讓婆子們去漿洗去了。
  柴米油鹽什麽的也都買齊了,壹下午時光,這空蕩蕩的院子就能居家過日子了。
  姚大和石頭這才晃悠悠的帶著賬本和銀票,來後院跟王永珠對賬。
  王永珠這才知道,兩人出京,楊宗保就給了他們足足壹千兩銀票,加上這壹路販賣那些商船給的孝敬,又賺了幾百兩。
  這壹路下來,那壹千兩沒動,今天雇做飯漿洗的婆子,加上給前院買被褥還有各種日常用品,米面油鹽什麽的,也才花了不到三十兩銀子。
  王永珠看著那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賬本,還有壹沓銀票,再看看貌似憨厚的姚大和石頭。
  示意他們兩人坐下來,然後才問:“二位的本事,我都看到了,我只是奇怪,以二位的本事,怎麽會屈居給我幫忙做事?”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不要說那些冠冕堂皇的,什麽我是世子夫人,身份如何之類的話。都知道,更不用說,我跟我家夫君是要發配到赤城縣的,赤城縣在哪裏,想必妳們也都知道了。”
  “二位的才能,不說在京城,就是隨便任何壹個地方,都能找到賞識妳們的人,或者自己單門立戶的掙錢做生意。實在沒必要跟著我們夫妻倆,到那苦寒之地去,熬上幾年。”
  姚大和石頭交換了壹個眼色,恭敬的退了壹步,才道:“夫人不知,夫人和老夫人乃是我們二人的恩人!”
  “恩人?”王永珠壹頭霧水,她都沒見過這兩人,何曾恩起?
  姚大這才娓娓道來,他和石頭兩家是世交,合夥開著壹家銀樓,因他家做生意公道,兩人又頗有手腕,手下還有幾個積年的銀匠師傅,在京城也還算頗有名聲。
  他家的金飾做得好,不僅普通人家的女眷喜歡,就連官宦人家的女眷,也常來買。
  這本是好事,可就因為這好,卻惹來了滅頂之災。
  他家的銀樓被貴人看上了,這貴人不是別人,卻是齊國公之女王氏。
  二嫁給宋引的時候,看中了兩人的銀樓,要買下來,作為自己的嫁妝。
  先不說開價極低,這銀樓是兩家祖傳的買賣,怎麽能賣?
  好說歹說,求爺爺告奶奶托人去說清,也不管用。
  王氏是什麽人?只顧著自己性子的人,她打小要的東西就沒有不到手段,壹家銀樓,在她看來,能被她看中,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姚大和石頭再有手腕,不過是個普通商人,如何能和權貴抗衡?
  不賣也只能賣了!
  忍痛將祖傳的家業賤賣了不說,王氏還發話了,不許他們再做銀樓的生意,否則壹家子都別想在京城呆下去。
  可兩人祖傳做這個的,除了這個還能做啥?
  坐吃山空不成?
  兩人沒辦法,沒了生計,只得謀求其他生路,每天早出晚歸,販賣些不值錢的玩意,有時候還幾天不回家。
  偏偏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姚大和石頭外出沒回來的時候,他們住的地方不知道怎麽的,走了水。
  兩家子都是孤兒寡母在家,孩子小,鬧了半夜好不容易睡著了,大人也累了,睡得極沈,等到發現驚醒的時候,已經逃不出去了。
  等姚大和石頭回家,等著他們的就是壹院子的灰燼,和家破人亡的噩耗。
  兩人險些沒瘋了去,渾渾噩噩的收斂了家人的屍骨,打算下葬,才想起,家中的細軟也被付之壹炬。
  湊齊了身上的所有的錢,還有人幫襯,勉強將喪事給辦了。
  兩人緩過神來,最恨得莫過於王家和王氏。
  若不是他們欺人太甚,逼得他們賤賣了祖業,又迫於生計,出門討生活。
  家中也因為生計的原因,原先伺候的人都遣散了,壹切都由他們的媳婦自己承擔。
  壹貫教養的媳婦,又要忙家務,又要帶孩子,閑了還要繡花賣錢,若不是太過勞累,怎麽會睡得太死,逃不出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