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女有田有點閑

飯團開花

都市生活

明珠記得她是給國內的表姐,排隊代購化妝品時,熱暈的。
醒來應該在醫院裏吧?<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二十壹章 真君子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0

  如果說這美好的前景只是讓裏正有些意動。
  真正打動他的,是宋重錦說的,若真是茶葉能移栽成活,等到七裏墩的茶葉長成,王永珠自然有門路將茶葉給銷出去。
  若是茶葉質量好,成了名茶,這七裏墩也就出了名了。
  他這個裏正到時候的功勞也不小,說不得還能在縣誌上留下美名。
  以後後人說起來,他們家也算是名門了。最重要的是,這種美名,對裏正的兒子來說,若是真想走科舉之路,那可是不小的助力。
  就這壹條,就讓裏正真正動了心思。
  他們家如今不缺吃穿,他還是裏正,在七裏墩也算是德高望重,說話不說壹言九鼎,那也少有人反對。
  壹般的鄉下漢子,混到這個地步,那就知足了。
  可裏正不是這樣易於滿足的人,他兒子李之棟讀書上還算有幾分天份,他也就下了決心要將兒子供出來,將來考上秀才,舉人,若是運氣好,能有個壹官半職的,他們李家也算是飛出農門,以後就可以說是讀書人家了。
  如今是太平盛世,以後自然是讀書人值錢些。
  兒子只要考中秀才,將來就不用在地裏辛苦,也能跟城裏人壹樣了。
  再者,男人嘛,哪個沒有壹點二點的事業心?
  能在縣誌上留名,對於裏正來說,那在以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如今居然似乎能唾手可得,說什麽,裏正也得去爭壹爭。
  因此,裏正在文書面前,那也是頗有分寸,幾句話,就先將宋重錦和王永珠給擡得高高的,又不著痕跡的將自己也捧了壹捧,說著文書倒是眼睛放光,拍著大腿:“可惜了!原來宋兄和他家娘子,居然有如此慈悲之心,倒是我小人之心了!若真能種出茶葉來,不說七裏墩,就咱們石橋鎮,將來也是大有好處的!”
  自古以來,盛產茶和鹽的地方,那必定會成為重鎮。
  若真七裏墩能產茶,壹有大量的山貨,二有茶葉,想來石橋鎮的繁盛之期指日可待啊。
  文書和裏正都被宋重錦給畫的壹張大餅吸引住了,忍不住暢想起美好的未來。
  那邊,王永貴壹路就叮囑著王永平:“壹會子妳測量的時候,多往妹夫所指的地方外邊走兩步。”
  王永平摸摸後腦勺,臉上憨笑著,“三哥,妳的意思是?”
  莊戶人家們,這偷偷沒事的把自家房子往畫好的宅基地外面多建兩尺,是常事。
  更別提,兩家的田地如果挨著,那更是今年我朝妳那邊多挖兩鍬,明年妳朝著我這邊多挖了三鍬,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如今這麽大壹座山,光想想王永珠要出多少銀子,王永平也覺得不多畫點地方進來不劃算。
  當下猛點頭:“三哥,妳放心吧!這事我行的!”
  宋重錦在壹旁聽了哭笑不得。
  這大黑山地處偏僻,不值多少錢。
  不過兩個舅子的心意他還是心領了。
  果然到了地頭,三人各分了壹個方向,分頭行動去了。
  如今這丈量的方法很簡單,以步丈量,240步為壹畝。
  以三個人的腳程,丈量完這壹座山,包括前面的山谷平地,樹林,還有河流,都給算在裏面,粗粗估計,也有150頃左右。
  這要是良田的話,150頃相當於壹萬五千畝,那可就發了。
  可對於山林來說,這不過是個小山頭。
  文書等到天都快黑了,才看到宋重錦和王家兄弟從山林裏鉆出來。
  也顧不上多說,五人又立刻打轉回七裏墩。
  文書歇息了這半天,終於有了些力氣,等著他們的功夫,又啃了帶著的饃饃就肉醬,肚子也不餓。
  加上歸心似箭,看天色都黯淡下來,生怕天壹黑,那些山林裏的猛獸出來將自己給叼回去了。
  那腳下也是飛快。
  上來慢吞吞的,用了兩個時辰,下山不過壹個時辰就到了家。
  張婆子和王永珠早就準備好了熱水,看他們壹到家,就忙讓他們先洗漱了壹番。
  文書洗漱好,換上了帶的衣裳,才覺得活了過來。
  宋重錦他們已經等著文書出來,將丈量的步數壹說,又將從哪裏起,到哪裏止,方位對應的明顯的標誌性的位置壹說。
  文書提筆就記滿了壹張紙。
  還沒來得及核算,就被招呼著去吃飯了。
  晚餐也十分豐盛,又給文書敬了幾杯酒,不勝酒力的文書也就倒下了。
  第二天醒來,已經是天光大亮。
  文書這壹夜睡得十分香甜,起來也是精力充沛。
  看著桌上昨天記錄著數據的紙張,還在原來的位置放著,沒有翻動的痕跡。
  文書心中暗暗點頭,心裏對宋重錦和王永珠的評價又高了幾分。
  將那些數據壹壹核算出來,又仔細核對了壹下從哪裏起到哪裏為止,附近有無標誌性的樹木或者石頭,或者河流的彎道之類的。
  最後輕輕松松的將近乎壹百五十頃山林給算成了壹百三十五傾。
  宋重錦和王永珠接到那最後核定的數字,心裏哪裏有不明白的。
  鄭重地道過謝,又親自駕著馬車將文書送到鎮上家裏,當然,隨著到家的,還有大包小包的山珍特產。
  將東西放到文書家,才又到衙門,根據文書測定的面積,壹百三十五頃,這算是荒山。
  如今是盛世,正是鼓勵開墾荒山,多種糧食的時候。
  有各種的優惠,像宋重錦他們這樣買下荒山的,根據戶部下發到各地的明諭,三年內開荒,所開發的荒地都為開荒者所有。而且荒山的稅賦也低,並且前三年是免除稅賦的。
  這麽壹算,加上文書在裏面說了些好話,其余的人也都知道宋重錦是秀才,將來說不得就是舉人,甚至進士,或者為官。
  都秉承著結個善緣的想法,說不得那天就要求到人家名下呢,何必在這種小事上為難認真?反正這荒山丟在哪裏,也無人買,能賣出壹點就是壹點。
  也就都輕輕擡手,十分有默契的,最後只核定了壹百頃的面積,作價紋銀五百兩賣給了宋重錦。
  當下寫了大紅的官契,在填寫名字的時候,正要寫上宋重錦的名字,被他攔住了。
  偷偷的塞給了那寫官契的文書壹兩紋銀:“麻煩寫上我家娘子的名字,這買山林的銀子是她所賺,自然不能寫我的名字!”
  幾個文書壹聽,看著宋重錦的眼神都帶了幾分敬意,這就算是荒山,可也是幾百兩銀子啊,不說別的,每年山裏產的山貨也能賣點錢啊。
  居然壹點都不動心!果然是真君子!
  文書捏捏銀子,痛快的將名字換成了王永珠,最後蓋上了官印,又記入了文檔,壹切塵埃落定,這壹百五十來頃的山林,就徹底屬於了王永珠。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