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零八十二章 怨我
農女有田有點閑 by 飯團開花
2023-1-5 20:30
宋弘聽了這話,好半天沒出聲,過了壹會,才徐徐嘆了壹口氣,臉上露出幾分疲憊之色來:“我知道,妳怨我——”
宋重錦嘴角扯起壹個諷刺的弧度,沒說話。
王永珠心裏暗自吐槽,原來這國公爺也還有壹點自知之明的。
宋弘的這句話沒引起任何的反應,屋裏還是壹片沈默。
他深吸壹口氣,眼神看著窗外,語氣也變得有些蕭索:“我對不住妳,對不住妳娘!妳怨我,恨我都是應該的!只是,如今我只是想補償妳,並沒有別的意思。”
“我要妳認祖歸宗,那都是為了妳好。妳還年輕,真以為中了舉人,或者中了進士就了不得了?簡直是笑話!就算妳中了進士,可妳也要知道,壹甲三人才能進翰林院,二甲、三甲都要經過挑選,才能進入翰林院做個庶吉士。”
“庶吉士要在翰林院苦熬三年,參加考試,考試通過了,成績優異者才能留任在翰林院,授編修或者檢討。其他的就要派往六部任主事或者禦史。更差的就是被派往各地方任官。”
“想來妳也知道,自前朝以來,就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如內閣的慣例,妳若真想有所作為,那麽就必須入翰林。”
“可妳知道翰林編修是幾品官?正七品!全國每三年壹次會考,至少出百名進士。僧多粥少,職位是有限的,妳想爬上去,人家也想爬上去!多少跟妳壹樣雄心勃勃的學子,在翰林院苦熬十幾年,幾十年也不過還是個編修。”
說到這裏,宋弘收回視線,眼神銳利的看著宋重錦:“妳甘心苦熬幾十年,不過是個正七品的區區翰林編修?在京城裏,俗話說的好,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不用提各種王府、公府這種皇親國戚,勛貴之家了,裏面隨便走出來壹個管事,只怕都要比翰林編修有臉面。”
“在京城,想要升官,想要上進,除了妳自己,還得有人助力才行,不然就憑妳單打獨鬥,只怕苦熬壹輩子,也是在翰林院打轉。說起來清貴,卻壹文不值,恐怕連養家糊口都苦難。”
“如今妳這院子是妳媳婦買的吧?將來難不成妳還要要妳媳婦養妳壹輩子不成?作為男人,上不能光宗耀祖,下不能為妻兒遮風避雨,妳辛辛苦苦讀書,難道就是為了碌碌無為的在翰林院消磨壹輩子不成?”
“這都還算好的,若是妳沒個靠山,只朝中傾軋,妳就是最好的墊腳石,最好的炮灰。壹家子填進去,都無聲無息的那種!”
“妳若真跟我毫無關系也就罷了,妳我本就是骨肉,我這個做爹的以前對妳照拂的不夠,如今補償與妳,妳欣然接受就是了。為何還要傻傻的往外推?難不成妳到時候寧願被人欺負不成?”
“就算妳能忍受,可妳的妻子呢?我看她在生意上頗有幾分成算,以後跟歷家合作,妳覺得妳區區壹個翰林編修,能夠讓歷家高看妳壹眼?還是妳護住妳的妻子?”
“妳細想想去,是不是這個道理?我是妳親爹,我能害妳不成?”
宋重錦漠然不語,宋弘說得天花亂墜,他只半點不動心。
宋弘眼神壹暗,轉了語氣:“妳要知道,妳身上不僅留著我宋家的血,還有齊家的血。齊家當年被抄家流放,前些日子我收到消息,齊家的男丁,全都死在了流放之地。如今,齊家只剩下妳壹個血脈了。”
“妳難道不想重振齊家?不想替齊家翻案?不想讓妳娘堂堂正正的將墳墓移入宋家祖墳?享受後人的供奉?”
“妳要知道,齊家當初可是得罪了先帝,才落得如此下場,妳若想替齊家翻案,就要趁早謀劃。有我國公府助妳壹臂之力,豈不是如虎添翼?”
說到這裏,不露聲色的看著宋重錦的面色。
宋重錦倒楞了壹下,似乎被宋弘後面這幾句話給打動了。
宋弘眼神壹動,心覺有戲,又忙道:“我如今膝下雖然有幾個孩子,可在我心中,他們皆不如妳。妳既是為父的長子,又是為父最看重的孩子,只要妳認祖歸宗,將來這國公府說不得都是妳的!”
“只要妳成了我衛國公的子嗣,在這京城裏,都可以橫著走了。滿京城誰敢不賣我衛國公的面子?妳老子我在朝中排第幾,妳在京城那些公子哥裏就能排第幾?誰敢說妳個不字試試?”
“明年春闈,妳只要正常發揮,有衛國公這個名頭,不說進壹甲,二甲是妥妥的!皇帝對妳爹我如今還頗為信重,有妳爹在後面,保管皇帝能夠對妳另眼相看。不說別的,爹可以保證,起碼妳的宦途比別人要順暢得多!”
“只要妳成為了天子近臣,取得了皇帝的信任,那齊家翻案,豈不就是有望了?說不得還能給妳娘掙下鳳冠霞帔來呢!想來妳娘在下面也是高興的!”
宋重錦在袖中的拳頭捏得死死的,牙根緊咬,努力控制自己心中的怒氣,他怕自己忍不住,就要上去將宋弘按到在地揍壹頓了。
只不過他的理智牢牢地將他定在了原地。
宋弘將壹切都看在了眼裏,宋重錦的激動他自然也沒放過,心中壹喜,看來這話還是有作用的,只要有作用就好,就怕不管自己說什麽,宋重錦都無動於衷。
不過宋弘很知道見好就收,見宋重錦有所觸動,也就不再多說,只丟下壹句:“男人在世,要懂得取舍!妳好好考慮考慮,過幾日我再來聽妳的答復。”
說完,起身直接拉開門走了出去。
王永珠就聽到外面壹陣細碎的腳步聲朝著樓下,漸漸遠去了。
再也感受不到附近有人了,這才上前握住了宋重錦的手:“宋大哥?”
宋重錦死死的捏著王永珠的手,臉色十分難看,從牙齒縫裏擠出壹句話來:“咱們回去再說。”
壹起下得樓來,這客棧大堂裏還是空無壹人,冷冷清清的。
兩人也不便久留,趁著沒人,埋頭走出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