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逍遙初唐(大唐技師)

揚鑣

歷史軍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如果身邊沒有突厥人,李牧會很開心能看到如此壯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11章 鋒芒畢露

逍遙初唐(大唐技師) by 揚鑣

2020-12-10 21:47

  李牧說的這個簡單的道理,在他的前世,可以用另壹個非常簡單的概念來闡述,三個字母G.D.P。每壹次交易,都能提現壹種市場的價值,而市場價值的總體概念,就是G.D.P的壹種表現形式。
  但這個千年之後的概念,他現在無論如何也是解釋不明白的,除非他能解釋到,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能接受他是千年之後穿越而來的事實。
  聽不懂沒關系,能明白基本的概念就夠用了。他所要的,不過就是施行新政而已。
  作為壹個學習過中國歷史的標準大學生,李牧學習過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主要土地政策,這是他當年高考時候的重點題,是必須考的內容。
  中國的主要土地制度,是壹條有跡可循的線。春秋戰國時期,土地獎勵軍功,允許私有。秦朝編排戶籍,征發徭役。漢朝開始有人頭稅,而兩晉南北朝到唐朝這段時間,則確立了人頭稅和租庸調的制度。再往後的脈絡,歷史課本上記載得也非常清楚,隨著土地兼並嚴重,租庸調無法實行,中唐變法,改成了兩稅制。戶稅和地稅分開,而北宋的王安石變法,則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田均稅法,把戶分等,征收不同的稅賦。
  到了明朝張居正時期,推行壹條鞭法,賦役合並、將田賦、徭役、雜役分攤在田畝上,即役歸於地、量地計丁、計畝征收、折銀征收。這其實已經有了攤丁入畝的苗頭,而到了清朝施行攤丁入畝,實際上也是因為原有的稅賦政策無法維持,清朝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邀買人心,幾種緣由歸結在壹起,攤丁入畝才應運而生了。
  這個政策好不好呢?在封建社會的環境來說,這已經是最好的土地政策了。它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因為征收的目標是土地,放松了對人口的管制,極大促進了人口增長。而由於田地的數目是固定的,各級官府打馬虎眼的空間進壹步縮小,雖不能徹底根治腐敗,卻也減少了其空間,變相減輕了百姓的壓力。
  可以說,攤丁入畝的政策,是封建社會時期,土地政策的集大成者。是非常值得施行,而且可行的壹種政策。
  李牧認真考慮過,為何在清朝之前,歷朝歷代沒有想過這種政策呢?除了思維的局限性,更多的應該是,當時的社會環境,還不至於走到這壹步。而且,走到這壹步很難。因為它必須得有壹個“推到重來”的前提,縱觀歷史,土地政策改革成功的幾次,都是在壹個朝代剛開始的階段,而在中段之後,階級固定下來,即便是皇權也難以更改了。
  中唐的兩稅制,某種意義上,只是緩解了國家的解體,而並沒有改變解體的事實。
  現在是貞觀,正是壹個機會。李世民是壹個有魄力的雄主,且門閥世家的實力處在壹個歷史上的低點。若李世民咬牙,能挺得住陣痛,大刀闊斧地改革,壹躍千年,並不是壹個夢!
  李牧已經痛陳利弊,舌戰群臣,把他能做的部分全都做了,如今壹切皆在李世民的壹念之間,他若能下定決心,這事兒就能成,他若猶豫寡決,這件事就成不了。
  李牧這只穿越的蝴蝶,能盡到的心,也就只能到這兒了。這壹刻,李牧終於感覺到了穿越者的極限,事情的最終選擇權,到底還是不在他的手裏,真正決定歷史的人,還是歷史當中的這些人物!
  李牧不再說話,只是看著李世民,等候他的最終決斷。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世民的身上,饒是他是壹個天生的王者,擁有壹顆巨大的心臟,面對這麽多的目光,也難免心裏壹緊。
  李世民深吸了壹口氣,短暫地停頓過後,終於開口:“好壹個商稅,好壹個永不加賦!朕決心已定,不能重蹈覆轍,新政,自朕而始!”
  “陛下!”事到如今,木已成舟,魏征也不再堅持,但他仍要指出問題之所在:“李牧的構想是好的,臣也認可,但問題是,現如今已經在耕種的田地,仍有不均……若要改,恐怕會造成田地荒蕪的事情,即便是短時間的問題,對休養生息來說,也是極大的挫折!且,租庸調制與府兵制息息相關,牽壹發而動全身,不得不慎重啊!”
  “魏公所言極是,小子提出構想,必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才要魏公主持修法,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若我來主持修法,必會壹葉障目,適得其反!”
  “此言說得有理啊!”李世民見李牧的鋒銳往回收了,知道他今天的目的已經達成,接過話來幫他圓:“凡事,皆有陰陽兩面,必得討論,才能有壹個好的結果,此事容後再議,諸位都回去想想,今日的早朝,就到這裏吧。”
  說著便想退朝,但魏征又站了出來:“陛下,事情還沒有討論結束,怎能罷朝呢?臣剛剛問的問題,逐鹿侯還沒有回答。若民間出現罷耕怎麽辦,田地不均又怎麽辦,這都是棘手的問題,若他給不出壹個答案,就嚷嚷著改制,豈不是荒唐麽!”
  此言頓時得到眾人的附和,李世民無奈地看向李牧,眼神表達了壹切:朕不是不幫襯妳,實在是妳惹了眾怒,幫不了啊!
  李牧笑了壹聲,看向魏征等人,道:“魏公,我本還想給諸位留點面子,不想事事都爭先,攬取功勞,但見魏公咄咄逼人,枉費我的壹番心意,那我便都說了,他日史書上可得好好記壹筆,盛唐之功,明君占壹半,賢臣占壹半,明君只有壹個,賢臣也唯有壹人,諸公都是擺設!”
  魏征氣得臉色漲紅,道:“我不聽妳這些沒用的話,妳且回答問題!”
  “非常簡單,最開始我就說了,四海之內莫非王土,朝廷是地主,大唐皇帝是地主,所有人都是佃戶。妳不種,有人種,全不種,還有士卒來種,少了誰,大唐還是大唐,別拿這嚇唬人!田均不均,可以商榷,大亂過後,地多人少,朝廷若想安置,不改變現有情況下,所有人也都能分到田地,而過些年,新出生的人沒有田地,還能學壹門手藝,工部的工匠,哪壹個不比種地掙得多?辦法是人想出來的,活人還能讓尿憋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