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初唐(大唐技師)

揚鑣

歷史軍事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如果身邊沒有突厥人,李牧會很開心能看到如此壯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114章 安置村

逍遙初唐(大唐技師) by 揚鑣

2020-12-10 21:49

  等李牧磨磨蹭蹭地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又是半個時辰過去了。李世民的老臉拉得老長,這也不能怪他。來到揚州之後,就被李牧接到了顧園,壹步也沒出去過。李世民可不是個能閑得住的性子,早就待膩了。畢竟顧園再好,能有皇家園林好?這裏面的精致,可吸引不了他。
  來到門口,李牧對高公公說了壹聲要去的地方,便跟李世民壹起鉆進了馬車。他壹點也不擔心高公公會迷路,這顧園附近,不知有多少高公公的好兒子好孫子在,還能讓他們的老祖宗迷了路去?
  明面上,李世民只帶了不到二百人。但加上不良人,東廠的番子,少說也得有壹千來號,李牧的眼睛又不瞎,就算他瞎了,他手底下的錦衣衛也不是吃幹飯的啊。
  李牧殷勤地把幹果盤遞給李世民,慘遭無視。李世民拉長著臉看著李牧,道:“妳小子是不是故意不想讓朕去啊,推三阻四的,像什麽樣子!”
  “欸!”李牧糾正道:“陛下,咱可說好的,出來了,您可不能暴露身份,哪有賬房自稱朕的?您得換個名字。”
  “換名字,那妳給我起壹個!”李世民怒極反笑,李牧卻裝沒看見,道:“這樣吧,我就叫妳老李。”
  “妳!”李世民咬著後槽牙,極力地忍住,對李牧道:“行,朕既然說了,就壹定做到,今日就讓妳叫朕老李。”
  “還有個事兒。”李牧變戲法似的,拿出了壹副假胡子。他剛剛耽擱半個時辰,就是做這個東西去了。李世民今年才三十多歲,胡須並不甚重,而李牧做的這副假胡子,卻是從鬢角直接到下巴,雖沒有‘美髯公’的架勢,但也是中等程度的絡腮胡了。這個胡子戴上,三分之壹臉都遮住了,保準誰也認不出李世民。
  “這是何物,朕不要!”李世民擺手拒絕,但被李牧撲在身上,非得貼上了不可。李世民也沒過於掙紮,嘴裏碎碎念道:“朕就不該出來,還得受妳小子擺布!”
  “哎呀,都是為了您的安全啊,老李!”
  “妳!”李世民氣急敗壞:“此處又沒別人,妳還敢叫朕老李?”
  “提前適應壹下麽……”李牧說著,又拿給李世民三樣東西,介紹道:“您今天的身份是賬房,這兩件寶可得帶好了。第壹個是賬本,賬房不帶賬本,那還是賬房麽?第二個是算盤——”
  “我不會用這東西!”
  “也沒讓您用啊,帶著算是個裝飾。”李牧塞到李世民懷裏,繼續介紹:“這第三樣厲害了,不要小看這支筆啊,這裏頭是有巧思的。先把筆飽沾了濃墨,然後曬幹,這樣做的好處就是,什麽時候要用了。”李牧伸出舌頭示意了壹下,李世民直皺眉:“舔筆啊……”
  “這不是為了方便麽。”李牧把筆也交給李世民,道:“今兒大概也用不上,陛下拿著就當個裝飾,萬壹用上了,做做樣子就好。”
  李世民點點頭應下,好奇地拿起來翻看,賬本裏面是空的,看來真的是為了裝樣子。
  昨日為了耍賴,讓李牧帶他出門,李世民半宿都沒睡好,現在坐在這四輪馬車上,來自西域的毛毯又軟又舒服,李世民還真有些困倦了,打了個哈欠,躺下打起了盹。
  李牧撩開車簾看了壹眼,路途還遠,便也躺了下來,閉上眼睛進入了系統空間。
  系統的修復工作,還沒有完全搞定,無數的代碼等著他敲呢。
  ……
  快到晌午了,終於到達了今日行程的第壹個地點。
  此地名鄮縣,明州港就在這裏。鄮縣是很大的壹個縣,坐擁尋常小縣五倍的地盤。它能有這麽大的地盤,說起來原因就壹個。這地方沒啥人,地廣而人稀。歷代朝廷治理地方,看的最重要的指標不是地盤而是人口,人口多的地方,壹個縣有可能分成兩個縣,而人口少的地方,合並在壹起是常有的事兒。
  這兒是江南還好些,到了西北,壹縣有壹州之地的也不是沒有。就拿定襄來說,妳說它是縣,它是縣,妳升它是州,它也能是州,地盤夠用。
  李牧開發明州港,便把鄮縣按照地理,分化成了四個縣。慈溪、翁山、奉化、鄮縣,鄮縣作為州治,明州市舶司衙門也設在這裏。為了把港口的用地騰出來,他讓負責此地建設的顧思之搞了壹個安置村,把港口所在地的所有民戶都遷到這個安置村裏頭。然後統計全鄮縣的耕田,以備後續的安置事宜。
  顧思之聽說李牧要來,早早就在路口等候了。遠遠望見馬車,趕緊揮手,示意身後的百姓吹打起來。
  李世民睡的正香,聽到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被吵醒了。任誰睡得好的時候被吵醒,肯定都有起床氣。李世民眉頭緊皺,目光好似要殺人壹般。他撩開簾子,看到外面吹吹打打,氣不打壹處來:“做這些沒用的事情,這小老兒當真該死。”
  “您可是答應過的喲——”李牧小聲提醒。
  “不說就是!”李世民哼了壹聲,閉上了嘴,眼瞅要到地方了,李世民把自己的三個寶貝拿起來,準備隨時下車。
  終於到了地方,李世民從車上下來,等著迎接李牧的眾人壹楞,顧思之詫異道:“汝是何人?侯爺在何處?”
  “汝?”李世民更氣,懶得回應,高公公狗腿本能爆發,替他說道:“這是侯爺新聘的賬房,我是馬夫,侯爺在車上休息,妳們等等。”
  顧思之趕忙擺手讓鑼鼓家夥滾遠,弄巧成拙了不是?這要是把李牧給吵醒了,他可吃不了兜著走!
  “哎呀,這睡個覺是真不容易——”李牧陰陽怪氣的聲音從裏頭傳出來:“為了來這破地方,起了個大早,本想補會兒覺,誰成想還不讓睡了,這是誰家娶親啊,攪鬧本侯好眠?”
  顧思之只好硬著頭皮道:“侯爺,非是有人娶親,是百姓愛戴侯爺,聽說侯爺要來,都自發地過來迎接您呢。”
  “哦,是麽?”李牧冷笑壹聲,不置可否。顧思之不敢多言,前頭帶路,領著李牧來到了位於村口的壹棟房子。
  李世民跟在李牧後頭,看著這村子便覺得奇怪。他征戰四方,什麽地方的村落沒有見過?但是眼前這個村落,他看著還是覺得非常奇怪。村口有壹處相對其他房子大了壹圈的房子,看起來像是衙門,但又不是衙門,門口還有壹塊小廣場,也不知是做什麽用的。
  走進這座房子,裏頭竟然是壹個大堂。看這個大堂的占地,少說也能裝得下壹二百人。
  李牧大啦啦走進大堂,主位坐定,顧思之等人下首坐了,依次往後,到了門口沒有座位的,就在門口站著。李世民微微蹙眉,這儼然壹個小朝廷啊,李牧這是要幹什麽?
  李牧余光瞥見李世民皺眉,還當他是因為沒座位,急忙咳嗽了壹聲。顧思之聽見了,不明所以,還是身後的人提醒,才意識到李牧的倆跟班兒沒有座位,趕緊命人搬來兩把椅子,給李世民和高公公添置了座位。
  坐定了,李牧喝了壹口茶,打了個哈欠道:“來吧,開始吧,什麽事兒誰負責的,依次給站出來說,醜話說在前頭,這是本侯第壹次交代妳們事兒,誰要是沒辦好了,下回的事兒,可就沒妳的份兒了,好自為之。”
  說在,虛擡了壹下手,示意可以開始了。
  顧思之第壹個站出來,道:“稟侯爺,奉命為原鄮縣,今慈溪、翁山、奉化、鄮縣,四縣訂正人口戶籍,登記造冊,今得戶籍冊四本。”說著,顧思之把四本戶籍冊呈了上來,李牧看都沒看,隨後遞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楞了壹下,旋即想起自己的身份,接過來裝模作樣地看了起來。
  那邊李牧開口,道:“本侯懶得看,妳簡單說說。”
  “是……”顧思之應了聲,介紹道:“根據原鄮縣的戶籍側,整個鄮縣有戶三萬七千八百四十壹,人五萬六千七百二十。”
  李牧直接笑出了聲,道:“若這個數是真的,那鄮縣是家家絕戶了。”
  壹家平均不到倆人,可不絕戶麽?
  顧思之幹笑壹聲,其實這戶籍有假,那是人所共知的事兒。無他,為了躲避人頭稅。李牧的新政,關中地區還沒全部推廣到,沿海這麽偏僻的地方,就更別提了。地方官們,還是按照隋朝延續下來的舊制度在做事,自然戶籍會有差異。只是李牧沒想到,會有這麽誇張,簡直是連假賬都懶得做了。
  但是要說這人口,到底有沒有個準數呢?
  其實也是有的,不過要問的不是官府。而是本地的大族,鄉紳。大部分的老百姓,種的都是他們家的地,每家都把手裏的佃戶人數報壹下,再加上自家的人,多半八九不離十了。
  這也是李牧為何要讓顧思之做這件事的原因,這鄮縣的地,顧家占了大半,很多沒算在他家的,也都跟他家脫不了幹系。
  “侯爺明鑒,這個數自然是有出入的。老朽接連十余日,統計了全縣所有人口,壹壹登記造冊,最後統計出來的實數是戶四萬兩千七百二十戶,人十五萬七千六百八十人,勞力,男丁兩萬四千七百八十人。如果把女人和孩子,二算壹或者三算壹,也能折合壹萬余勞力出來。”
  算勞力的時候,通常只算壹戶人家裏頭的壯年男丁。但是不是壯年男丁的,也不是幹不了活兒。比如說女人,還有半大孩子,都能幹活了。只是相對於壹個完整勞力,他們幹得少而已。所以才有了二合壹,三合壹這樣的算法。
  但即便這樣算起來,整個縣的勞力也不到四萬。還要減去建設港口的勞力,以後充當水手的勞力……李牧忽然發現,這人口少的有點誇張了。
  李牧點點頭,示意顧思之坐下,指了指瑯琊王氏的王瑞,王瑞站了起來,先行了個禮,然後恭聲道:“遵照侯爺的指示,我帶人走遍了鄮縣所有可耕種的田地,最終統計得出,鄮縣共有可耕種土地二十四萬畝。”王瑞從懷裏拿出壹副輿圖,找兩人扯平整之後給李牧看,指著地圖上勾勒出的大大小小的地塊,道:“這些能連在壹起的土地,按照侯爺的吩咐,都已經連成壹片,設置了安置村。每個村,大約占據三千畝左右的土地。而些許零散的土地,考慮到侯爺所說的‘投入產出比’,最終決定放棄了。”
  李牧雖然心裏知道勞力肯定不夠,但還是問道:“三千畝地需要多少勞動力?”
  “這不好說,因為老百姓種地都是全家上陣。”王瑞顯然是做了功課的,趕緊答道:“壹戶五口之家,若是能有兩個半勞力,大概能照料十畝地,再多就沒法精耕細作了。三千畝,大約需要三百戶。”
  五口之家兩個半勞力是這麽算的,家中男丁算壹個整勞力,老父算半個,家中妻子和長子加起來算壹個。這是理想情況,若是沒有老父只有老母,恐怕那半個勞力就沒有了。而如果家中丈夫是水手,整個勞力也要打折扣,所以五口之家,能有兩個半勞力的,少之又少。維持兩個勞力都不容易。
  按照這個比例,壹個勞力四畝地,可以達到精耕細作。如果改良方法,比方說普及貞觀犁,李牧有信心讓效率提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壹個完整勞力,能耕種六畝地。
  此地有二十四萬畝地,也就是說,改良之後,也要四萬個完整勞力。而全縣加起來才不過四萬,還有那些建設的,當水手的,至少也得壹兩萬吧?
  缺口這麽大,上哪兒去找?
  李牧看向李世民,李世民卻看戶籍冊看得入神,沒有察覺到李牧的目光,即便察覺到了,壹時半會他能有什麽辦法。李牧只好按捺下來,繼續讓王瑞匯報。
  “按照侯爺的吩咐,已經為拆遷的百姓安排好了安置房屋,給予了相應的補償。”王瑞說著,眼珠轉了轉,聲音也小了壹些:“只是很多百姓,感念侯爺給予的條件太好了,主動放棄了補償——”
  聽到這話,李牧的目光瞬間盯了過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