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見狀態欄

羅三觀.CS

都市生活

早上七點,孫立恩已經洗完了第七遍臉。 用被水泡的有些發白起皺的手指抹去臉上多余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八章 真刺激

我能看見狀態欄 by 羅三觀.CS

2022-1-16 20:15

  植皮需要在手術室裏進行,搶救室裏的無菌級別其實很低,還不如肛腸科手術的“清創室”幹凈。被燒成焦痂的皮膚雖然在植皮的時候必須被清洗幹凈,但被清洗也就意味著深層受損的肌肉組織將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這是有極大風險的。
  燒傷科室是壹個非常特殊的科室,他們的工作和其他科室有很大不同。燒傷科的工作範圍同時包括內科、外科、整形外科、麻醉、生命支持、抗感染、康復等等多個方向。而且在治療嚴重燒傷中這每壹個方向都要求燒傷科的醫生不止是“懂得”而已,更要精通。
  如果說急救科是醫生中的特種兵,那急救燒傷科,則是特種兵中真正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才能勝任的職位。
  嚴重燒傷在任何壹家醫院都是需要嚴肅對待的病情類型,從趙衛紅被擡上搶救室,並且確認將被送到第四中心醫院時起,第四中心醫院燒傷科就已經進入了壹級戒備狀態。三名值班醫生中的兩名醫生同時進入手術室裏開始更衣刷手,而另壹名值班醫生則來到了搶救室,和孫立恩等人進行病例溝通。
  其實病例溝通按理來說應該有病人家屬參加,這樣急診科和燒傷科進行交接會診的時候,病人家屬也能夠直接獲知自己的親人究竟會面臨什麽樣的風險。雖然有些殘忍,但這也的確提高了病人家屬對患者情況的了解程度,能在壹定程度上降低可能的醫患沖突風險。
  可趙衛紅的女兒實在是……讓醫生們有些心裏沒底。既然有了歐陽區長的簽字許可,那大家也就樂得省事,直接繞過了還在醫院的區長夫人,開始進行商討交接。
  “為了達到最佳止痛目的,病人現在處於阿片化狀態。”主持進行交接工作的是徐有容,畢竟她是個有執照的正牌醫生,比起孫立恩這種還沒考過執業醫師資格的新人更有底氣,同時也方便和燒傷科的醫生們交流意見。“入院後,我們馬上就給病人做了高級氣道支持,同時進行了頸靜脈置管,現在已經補液超過500毫升。心跳從入院時的每分鐘144次下降到了110,血壓也開始逐漸上升,生命體征平穩……”徐有容頓了頓,繼續道,“剛才詢問病史的時候,家屬提到患者在燒傷前做過鼻腔小針刀,入鼻腔刀身長度十五厘米左右……”
  會議室裏響起了壹片驚呼,參加會議的急診科醫生也是剛剛才聽到這個消息,他們瞪大了眼睛,不自覺的喊出了自己的心裏話,“臥槽?!”
  “雖然現在還是以患者的燒傷病情為主,但是我強烈建議盡快找神經外科進行會診,明確患者的腦損傷情況。”徐有容等驚呼聲稍微平息了壹點之後繼續道,“可以肯定的是,患者的小腦和腦幹部位沒有受傷,否則我們不可能穩定住她的生命體征。但這種……這種巫醫壹般的治療方法究竟造成了多少損傷,還是要盡快搞清楚才行。”
  會議室裏的氣氛有些壓抑,沈默了好壹陣子後,燒傷科來接患者的那名醫生才互相對視了壹眼,點了點頭,“給患者打術前針,準備送汙染手術室吧。我們給老太太搓個背。等燒傷傷口處理差不多了之後,直接轉床到復合手術室,用那邊的MRI確認腦部損傷情況。”
  趙衛紅的轉運情況比起普通病人更加復雜。由於處於強效阿片類鎮痛藥的作用下,趙衛紅的呼吸中樞實際上處於被完全抑制的狀態。現在的她沒有任何自主呼吸,僅僅是依靠著呼吸機的工作而活著。如果要將她運送到手術室裏,就必須解決呼吸問題。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生命支持設備已經從以前的“整個房間”那麽大,縮小到了“五分之壹個房間”那麽大。但呼吸機的尺寸仍然太大了些,根本不可能和病床壹起被送入到電梯裏去。更何況電梯和走廊裏可沒有電源插口供呼吸機使用——這根本不現實。
  “用手壓唄。”孫立恩還沒有轉運過無自主呼吸的病人,從會議室出來後,孫立恩瞅了個空子,專門去請教了壹下曹嚴華醫生。得到的答案果然不出所料,“壹路上用手壓氣囊,反正也就十來分鐘的功夫。”
  簡易呼吸氣囊,俗稱氣球。是壹個大約半個籃球大的中空塑膠橢圓體。將氣球的出氣端連接在呼吸面罩的接口處或者直接插在高級氣道接口上,然後有節奏的擠壓,就能起到呼吸機壹樣的作用。只是畢竟這種擠壓全靠人手使勁,實在是很不適合長期使用。但用來做短途轉運是綽綽有余了。
  “我還以為咱們醫院裏會有什麽便攜式的充電呼吸機呢。”孫立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畢竟院裏又是復合手術室又是直升機平臺的……”
  曹嚴華醫生撇了撇嘴,“總不能什麽東西都追求過分先進,那不就成了標新立異麽?”說到這裏,他忽然想起了什麽,神秘兮兮的問道,“妳知道為什麽咱們院裏的手術室至今還是彈簧門麽?”
  孫立恩早上才去過手術室,自然對手術室裏那扇需要用屁股去推的門印象深刻,“不知道,為什麽?”
  “寧遠醫院的老院長,就是妳們這壹屆學生入學前剛剛退休的那個院長,當年曾經在法國留學過。”曹嚴華醫生抓緊時間八卦道,“八十年代的法國,醫院設備都是很先進的。其中就包括了那種和宇宙飛船自動門壹樣的電動手術門,門口有個踏板,用腳踩下去就能開門的。”
  孫立恩點了點頭,“我聽幾個朋友說過,他們醫院裏也都是這種自動門。”
  “然後,有壹天,老院長在手術室裏參觀了壹臺手術。”曹嚴華繼續低聲笑著說道,“當時的病人是個在法國旅遊的美國人,他有巨結腸,而那臺手術的主刀法國醫生為了減少出血,選擇了電刀。”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